郭 瑛
高考前一個月忙碌而緊張,是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來自家長、學校、社會的壓力,常常使學生心理失衡。如果不及時給予點撥、疏導,幫助學生擺脫不健康心理的困擾,很有可能導致部分學生高考發揮失常,與大學失之交臂。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筆者接觸過很多來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也總結出幾點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方法。
一、誘導學生說出心里話、學會傾聽
學生和老師有“代溝”,這是“自然法則”,想讓學生對老師說出心里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老師轉換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態度、坦誠的語氣,從“嘮家常”開始,逐步引導學生向老師傾訴自己內心的煩惱。如果能達到“有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程度,那就為疏導成功奠定了基礎。
學生通常喜歡向善于傾聽的人尋求建議和指導,有效的傾聽有助于讓學生更加信任老師,從而更好地接受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傾聽能讓學生得到鼓勵,能讓學生感到自己講的話有價值,從而愿意說出更多的有效信息。這種鼓勵又是相互的,學生會因此解除戒備和緊張心理,開始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更好地接受老師的信息。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為疏導成功鋪就了一條“信息高速公路”。
二、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心態
1.擁有平常心
要讓學生懂得:高考猶如調試琴弦——弦太緊會斷,太松則難成曲調。要想獲得成功,努力學習是不可少的。所以必須做到“抓緊時間、全神貫注、高效率地干自己該干的事情”,然后以坦然的心境迎接考試。無論考試結果如何,都可以心安理得——因為已經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既然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幫助自己的人;既然盡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順其自然,無可悔憾。其實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盡力,便可以順其自然而無怨無悔了。
2.擁有明白心
據心理專家分析認為,一定的緊張和焦慮能讓意識縮窄,精神集中,并產生緊迫感,處于中等緊張和焦慮水平的考生,能最有效地激發內在的學習潛能,并能變壓力為動力,學習效果也最好。所以要讓學生意識到適度的焦慮、緊張有利無害,不必擔憂。
3.擁有自信心
要讓學生相信: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人生的任何成功,無不源于自信,無不為自信所孕育。自信有如良種,把它及早埋在心田,經風沐雨之后,便可望結出豐碩的人生之果。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出應有的水平、考出好成績時,臨場才會冷靜、沉著、揮灑自如,甚至超水平發揮。
三、給心理壓力大的同學開幾個減壓“處方”
1.給身體增加營養
通過給身體增加營養來保證學生生理健康,為超強度的腦力勞動提供足夠的物質與營養基礎。同時,通過一些飲食來達到減輕心理壓力的作用,如維生素C就具有減輕心理壓力的作用,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身體會大量消耗維生素C,所以考生應大量攝取諸如草莓、洋蔥頭、菜花、菠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另外據專家研究,胡蘿卜能提高記憶力,香蕉有助于大腦產生成功意識,檸檬能使人精力充沛……同時少食、多餐也有助于減輕考生緊張與疲勞感。
2.讓大腦勞逸結合
科學安排生活、有效勞逸結合,能及時消除疲勞。高三學生長期用腦緊張,應進行適宜的調節,以減輕緊張度。如在學習間隙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甚至到操場上跑兩圈;放學后聽聽音樂,隨著音樂節奏放松自己;睡覺前洗洗澡,將自己的身體完全浸泡在溫水中使自己松弛(如果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熱水長時間泡腳)。考前一周要注意有充足的睡眠,這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
3.讓意識自由馳騁
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即幫助學生利用一種“意念”達到放松。例如,盤腿坐在床上(最好掛上蚊帳,給自己一個相對較安靜的環境),閉上眼睛,雙手手心朝上放在左右膝蓋上,集中精力,進入較深的意識狀態中,幻想自己正盤坐在鮮花叢中,和風煦煦,各種花的香氣和著青草味,像一股綿長的氣流慢慢沉入丹田,融入血液,使自己精神倍增。之后,會感覺自己全身心地放松而使意識達到最佳狀態。
4.給自己的心情放假
高考前兩天,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對于緩解緊張和焦慮也許是個不錯的辦法??荚嚽皟商煲B精蓄銳,讓大腦在臨戰前得到最寶貴的休息,一直拉緊的弓弦,是射不出遠箭的,只有在射箭的一瞬間拉緊弓弦,才能迸發出強大無比的威力??记皟商?,這里說的是考前兩天,除了早晨半小時記憶點什么,其余時間就一身輕松地去玩,動物園、植物園、劃船、釣魚都可以。玩就是玩,一心一意地玩,不思考任何問題地玩。讓自己有意識地忘記即將到來的大戰,使身心松弛并處于寧靜愉快的最佳狀態。有的考生說,這是一個大膽的做法,但是又有其合理的一面。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