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盛
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九”,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面對人生的抉擇,再加上社會對高考氣氛的過度渲染,造成了一些同學非常緊張、焦慮和慌亂,甚至有個別同學進入考場后就暈倒,以致影響考試水平的正常發揮,功虧一簣。其實考生存在較大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是很正常的,適度的壓力有利于發揮出學生的正常水平,關鍵是要對高考有正確而合理的認識,克服過度心理緊張。科學合理地進行備考和應考,就可避免上述情況,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能正常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學生必須注意考前和考時的心理調整。
1.考前做好“熱身運動”,樹立信心
(1)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有的考生眼看高考臨近,在心里就開始打鼓了。厚厚的幾本教材和復習資料,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復習。復習最忌諱無目的地看書,這樣不但達不到效果,還會給一部分成績較差的考生造成復習的盲目感和對高考的恐懼感。考生應根據教師對高考地理的熱點和考點(“點”)的歸納,進行相應的針對性訓練,查找與此相關的問題,及時進行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面”)的查漏補缺。這對于克服高考恐懼感,建立高考前的信心很重要。
(2)重視地圖,事半功倍。在地理學科考試中,地圖集地理規律、知識、原理及考核的形式為一體,是必考的內容。那么在復習中就要多看圖、記圖,甚至畫圖,做到“心中有圖”、“無圖勝有圖”。
2.考試中注重考試策略調整,充分發揮
(1)通覽全卷,迅速摸透“題情”。考前幾分鐘,應迅速摸透題情,制定答題方案,合理分配時間。此時需注重心理調整,克服膽怯心理(語言調節法、轉移注意法、呼吸調節法等)。如找一個自己很有把握的題目為突破口,并在心理對自己說,這道題非常容易,我一定可以做好的,連續暗示自己三次,增強答題信心。
(2)先易后難,合理分配時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中低難度題目通常占全卷的70%以上,是試題的主要構成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來源。從卷首開始依次做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果斷跳過啃不動的題目,從易到難,可以增強考生的信心,但也要注意認真對待每一道題,不能走馬觀花,把考試的時間浪費了,傷害解題情緒。
(3)規范表達,深入挖掘。地理高考說明中要求“進行文字準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考生要嚴格按照給分點進行答題,即踩點答題,踩點越多,得分的幾率越高,當然這些要點不能是重復的內容,應該是不同的角度的符合地理專業性、科學性的要點。如果覺得無話可說時,可到題目的材料、圖表中去挖掘、尋找。
(4)注意細節,不能馬虎。如涂寫選擇題的選項位置要看清楚;最后重點檢查拿不準的題目,改動答案要慎之又慎,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改動答案。▲
作者單位:重慶市第二外國語學校(4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