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昭洪
一、選擇題
2008年10月16日,國家海洋局宣布我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正式命名為“中國南極昆侖站”。中國南極昆侖站(80°25′S、77°07′E)選址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80°22′S、77°21′11″E)西南方向約7.3千米處,高程4 087米。10月20日,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隊前往南極執行“昆侖站”的建設任務,并為下一步建立天文臺作準備。讀圖1(MN弧為晨昏線的一部分),完成1~2題。

1.在冰穹-A處進行天文觀測的優勢是:
A.海拔高,氣溫低B.暴風雪,緯度高
C.極夜長,空氣稀D.全天空,觀測廣
2.如果圖示正是冰穹-A處天文觀測最佳季節,則太陽直射點位于:
A.180°、23°26′NB.180°、23°26′S
C.0°、23°26′ND.0°、23°26′S
太陽能發電被譽為是理想的能源。如何調整太陽能電池板的方位角、傾斜角是充分利用太陽能的重要問題。方位角即太陽所在的方位,指太陽光線在地平面上的投影與當地子午線的夾角(向東偏設定為負角度,向西偏設定為正角度);傾斜角是太陽能電池板平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據此回答3~4題。

3.若在我國某地(40°N,90°E)建設一座太陽能電站,要獲得最大的發電量,3月21日太陽能電池板的傾斜角應調至:
A.40°B.50°C.23°26′D.66°34′
4.為了獲得最大的發電量,一天內電池板的方位角不斷變化。3月21日,當上題所述太陽能電站電池板方位角是+45°時,北京時間是:
A.9點B.11點C.15點D.17點
圖3是“風向標示意圖”,圖4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氣壓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此時,Q地的風向為:
A.西南風 B.東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
6.此時,最有可能出現陰雨天氣的地點是:
A.M地B.N地C.P地D.Q地
讀某大陸自然帶分布略圖,回答7~8題。

7.①、②兩地所在自然帶僅分布于狹長的沿海地帶,影響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熱量C.水分D.洋流
8.圖中①~⑤中,水汽主要來自印度洋的地點有:
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⑤
圖6為某地區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

9.圖示地區的大型水庫建成后,對水循環的各環節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包括:
A.庫區下滲加強,周邊地下水位上升
B.庫區水汽蒸發增加,周邊空氣濕度增加
C.庫區受熱力環流影響,冬季降水減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庫區下游河流徑流量變化幅度減小
10.在F處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廠,從水循環角度看其作用類似于:
A.地下水補給湖水B.跨流域調水
C.水庫D.海陸間大循環
圖7為某地區自然景觀分布圖以及P、Q兩區域的等高線圖。讀圖回答11~13題。

11.引起圖示區域植被分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位置的變化B.經度位置的變化
C.海拔高度的變化D.海陸位置的變化
12.圖中P處的地貌名稱是:
A.河漫灘 B.沖積扇
C.三角洲 D.侵蝕平原
13.按照“地勢平坦、取水方便、無水患洪災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則,在Q地聚落選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圖8中島國所在島嶼屬大洋海嶺露出水面的部分,島上1/8面積為冰川所覆蓋,素有“冰與火的世界”之稱。該島冬季溫和,1月平均氣溫在0℃左右,夏季氣溫不高,7月平均氣溫在10℃左右。苔原是該島主要的地帶性植被。據此回答14~15題。

14.該島不適合喬木生長,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溫狀況 B.干濕狀況
C.地形狀況 D.地質狀況
15.影響該島國城市分布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 B.交通和資源
C.氣候和交通 D.地形和交通
讀山東省2003年與2030年人口年齡結構比較圖(圖9),完成16~17題。

16.2030年與2003年相比,下列說法最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上升
C.人口總數下降D.自然增長率上升
17.今后,山東省人口及社會狀況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①就業壓力大 ②養老負擔重 ③老齡化速度加快 ④人力資源數量短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圖10中,①為“某市同一地區不同時期地價曲線圖”,②為“該市城市規模的變化圖”。讀圖回答18~19題。

18.①圖中地價變化的原因和②圖代表的國家分別是:
A.交通通達度提高、發達國家
B.交通通達度提高、發展中國家
C.城市規模變小、發達國家
D.城市規模變小、發展中國家
19.②圖反映了該市:
A.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B.城市化水平比較低、發展緩慢
C.城市核心區規模減小,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出現了郊區城市化現象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計劃以現金收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一大純果汁飲料企業匯源果汁在上市僅一年半的時間后宣布即將退市,并以179.2億港元的價格將全部已發行股份出售給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旗下子公司。該公司為香港上市公司,擁有匯源果汁在中國的業務。據此完成20~21題。
20.匯源集團在全國各地建設大型水果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①爭奪上游原料 ②占領農村市場 ③降低生產成本 ④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因為中國擁有:
A.豐富的原料B.龐大的市場
C.廉價的勞動力D.先進的技術
圖11是1937—1980年內蒙古商都縣土地耕墾、人口、放牧強度和荒漠化面積發展變化圖,讀圖回答22~24題。

22.對該縣1937—1980年土地耕墾、人口、放牧強度和荒漠化面積發展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人口總數約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C.荒漠化面積擴大約3倍
D.放牧的綿羊總數增加了約2倍
23.導致該縣荒漠化面積擴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數量的變化B.耕地面積的變化
C.放牧強度的變化D.氣候的變化
24.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具體措施,正確的是:
A.大力開發地下水,擴大耕地的灌溉面積
B.合理調整農業結構,適當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C.積極開展生態退耕工作,增加單位面積草場載畜量
D.大量外遷人口,減輕當地的人口壓力
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圖12),回答25~26題。

25.圖中字母F、G、H代表的含義分別是:
A.資源開發、產品消費、廢物排放
B.產業活動、產品消費、廢物排放
C.產品消費、廢物排放、產業活動
D.資源開發、產業活動、產品消費
26.E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是:
①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 ②過度排放污染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③生產過程導致工農業污染排放 ④資源開采導致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破壞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綜合題
27.圖13是“歐洲西部地形示意圖和一月份0℃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環地中海的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以色列等國是水果、蔬菜、花卉等“時鮮業”的大規模生產基地,產品大量銷往歐洲各地。
(1)歐洲西部的地勢特征為_______________。
(2)據0℃等溫線走向可推知歐洲西部冬季氣溫分布規律為______。
(3)C地區乳畜業發達,試分析其發展的主要優勢區位條件。
(4)材料中“時鮮業”生產基地的主要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____。試從氣候、市場兩方面比較A、B兩地發展時鮮業的差異。
28.圖14是我國華北地區某城市1980年和2008年城市功能區分布圖,比較兩幅圖,回答有關問題。

(1)簡要評價1980年鋼鐵機械工業區有利和不利的區位條件。
(2)為預防或解決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圖中顯示該城市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2008年,D、I兩區域中最有可能成為高級住宅區的是_____區。
29.讀我國某地區圖(圖15)和材料1、材料2,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截至2006年底,該地區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超過50萬千瓦,約占全國總量的1/5,居全國第一。這里是中國“十一五”期間擬開工建設大型風力電場的重點區域,到2010年全區風力發電裝機總規模將超過500萬千瓦。
材料2:目前,該地區形成了一條綿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帶”,飼養著130多萬頭奶牛,是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這條“奶牛帶”上分布著100多家乳品加工企業,乳產品產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圖16)。

(1)說出圖示區域1月氣溫及年降水量的總體變化趨勢;簡述其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2)簡要分析該地區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3)說出該地區乳品加工業的工業布局類型名稱;簡述該地區乳產品產量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30.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山東省總面積15.78萬千米2,2007年城鎮化水平為46.75%,已經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隨著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黃河經濟帶的振興,2000年到2006年山東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口從1 286萬增加到1 870.3萬。近年來山東已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材料2:2008年山東省礦產資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在萊州又發現一特大型金礦,探明金礦資源量103噸;在濟寧新發現一處特大型鐵礦——濟寧鐵礦,其中兗州顏店礦段已控制資源量高達10億噸,是迄今為止我省發現的最大鐵礦。
(1)從材料和圖17中可以看出,山東省工業化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
(2)從圖17中可以看出,山東省城市化快速推進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
(3)山東是我國著名的水果之鄉,你認為城市化對這一地區水果生產是否有利,試說明理由。
(4)若兩地的礦產資源大規模開發,試簡要分析將給當地帶來哪些影響。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A 3.A 4.D 5.A 6.B 7.A 8.C 9.C 10.D 11.C 12.B 13.B 14.A 15.D 16.B 17.A 18.B 19.D 20.C 21.B 22.B 23. A 24.B 25.B 26.C
二、綜合題
27.(1)地勢低平;南北高,中部低(2)由沿海向內陸遞減(由西向東遞減或由西南向東北遞減) (3)自然原因: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溫涼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人為原因: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城市眾多,市場需求量大 (4)地中海氣候 氣候:A地比B地緯度稍低,熱量較豐富,產品上市比B地早 市場:B地距離歐洲腹地較近,產品運輸比A地更便捷。
28.(1)有利:接近鐵礦產地;靠近公路、鐵路,交通便利 不利:冬季嚴重污染城市大氣環境 (2)加強道路建設;建設中央廣場和森林公園;建設居民小區;將重污染工業遷向西南郊區(3)I
29.(1)1月氣溫變化趨勢:自南向北逐漸遞減(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遞減)。主要影響因素:緯度因素(太陽輻射) 年降水量變化趨勢:自東南向西北遞減。主要影響因素:距海遠近 (2)地勢開闊平坦;靠近冬季風的源地,冬季風勢力強勁 (3)原料指向型工業 原因:草場資源豐富(人工草場建設);市場需求量擴大;科技投入加大;交通條件改善;國家政策扶持等。
30.(1)工業產值增加 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積增加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上升 (3)有利:隨著城市人口增加對水果需求增加,帶來廣闊市場 不利:城市發展使農業用地減少,水果種植受到影響 (4)有利: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不利:占用耕地;環境污染;加重交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