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為
摘要:中小企業已經在我國經濟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國中小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導致其生存困難,競爭力低下。文章通過對影響中小企業影響精益生產的因素進行分析。對中小企業進行精益生產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精益生產中小企業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4-231-02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方面越來越顯示其獨特的作用,中小企業日益成為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由于中小企業具有經營機制靈活、組織成本低廉等優勢,因而發展比較快,在數量上也占絕對多數,它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集道,推動技術進步,平抑經濟波動以及擴大出口等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成為我國經濟的活力之源。特別是當前,在確保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產業興國、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成立的時間一般都比較短。生產不成規模,員工流動性比較大。真正懂技術的熟練工人十分稀少,沒有長期發展計劃、缺乏技術支撐,使得這些企業的生產組織比較粗放,沒有有效的組織管理,導致其在生產過程中浪費現象比較嚴重,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些企業不得不迫使工人加班加點的工作以求降低人力成本,導致工傷事故頻頻發生;公然向環境中排放沒有經過處理的有毒的生產廢渣、廢棄、廢液來降低生產成本,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中小企業要發展。必須做好企業管理中基礎性工作,苦練內功,在生產過程組織中貫徹精益生產的思想,杜絕浪費,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自己的努力。
精益生產是一種及時制造,消滅故障,消除一切浪費,向零缺陷、零庫存進軍的生產管理方式,也是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一種管理狀態。它要求企業在組織生產過程中以客戶的觀點來確定企業從設計到生產到交付的全部過程,實現客戶需求的最大滿足,在客戶拉動下消除過早、過量的投入,減少大量的庫存和現場在制品,大量的壓縮提前期,減少所有消耗了資源而不增值活動的浪費,并且引導員工參與并向員工授權,以求持續改進。改進的結果必然是在企業中從原材料轉變為成品、并給它賦予價值的價值流顯著的加快流動速度。激勵全體員工用價值流分析方法找出更隱藏的浪費,作進一步的改進。
中小企業要實現良性運轉。增強市場生存能力。提高競爭力,精益生產是必然的選擇。在實現生產精益化過程中,企業要做好以下幾點:
1、全員發動,以人為中心,建立“精益”的企業文化。中小企業人員流動性大,而穩定的人員是精益生產所需的條件之一,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中小企業要花大的力氣來建立起精益的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樹立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氣,并加強對新進員工的培訓,使他們能很快的接受浪費是最大的“敵人”的理念。由于精益生產涉及企業生產活動的各個環節,需要全體員工的高度重視與共同參與,強調每個人在生產中的積極參與性和主動性,強調員工之間的協調優化,用激勵的手段來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協作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個人能力和群體智慧。要通過教育、培訓,使各層級的員工掌握精益生產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企業的管理者要通過對工效學的研究來改善人的工作環境,減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激勵機制來激發員工的勞動積極性與工作熱情,充分發揮每一位員工在生產系統中的作用,提高生產系統的運轉效率和可靠性。
2、進行市場分析,加強計劃的控制作用,采用準時化生產。中小企業由于生產規模小,接到的大部分是小訂單,導致生產線改抉生產品種頻繁,生產安排粗放,在原材料和生產物料的投放上不科學,在前后工序供應上很難達到協調一致。致使生產成本的控制很難達到行業的先進水平。中小企業要克服上述的問題,必須在市場分析的基礎上加強計劃的控制作用。并采用準時化生產管理方式。生產計劃的制定要有前瞻性,并且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相結合,計劃任務的分解要合理。準時化生產就是只在適當的時間內生產出需要的數量和品種,前工序只生產是后工序所需要的數量。這樣精準的生產可以通過“看板”來實現。使用看板能夠使得生產和零部件的流量曲線在整個制造過程中是光滑的,能夠提供一個簡潔的和有效的溝通渠道。通過前一工序和后一工序的連接方式來保證準量和準時,避免過量生產和提前生產。
3、建立具有高柔性的生產系統,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生產系統的高乘性是指企業的生產組成形式靈活多變,能適應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及時組織多品種生產,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生產系統的高柔性不僅僅是設備的柔性,組織柔性和勞動力柔性更為重要,后者主要是通過對員工的不斷培訓。在企業內建立學習型組織,通過員工不斷的自我培養和自我激勵達到。只有這樣,中小企業在面時市場多變這一問題時,精益生產才能以組織柔性、勞動力柔性、設備柔性為手段,實現高柔性與高效率的統一。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4、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加強質量控制,減少因不合格品引起的浪費。不合格品的制造成本與合格品是一樣的,但是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而且為了處理不合格品,企業還要花費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要實現精益生產。不需要嚴格控制不舍格品率。中小企業由于生產規模小,生產批量小,改換品種頻繁,而生產中在產品投產以及產品下線的時候最容易出現質量波動,因此中小企業的質量控制難度更大。通過全面質量管理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在全面質量管理體系中,需有專門的負責人組成質量小組,開展不間斷的質量保證活動。對生產出來的產品嚴格監督,確保到下一工序的產品無次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須做出快速響應,及時從源頭解決問題。精益生產注重源頭質量控制,這就意味著一旦出現錯誤。就立即停止該工序的工作,并立即由相關人員進行解決。
5、通過5s改善現場管理,通過標準化作業排除無效勞動,提高生產效率。5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5s通過對在制品、原材料和輔助用品的整理和整頓,可使每件物品都擺放在規定的區域內,可以使現場變得干凈整潔。縮短了尋找這些物品的時間,從而提高作業效率。另外不清潔的現場還會帶來很多的質量隱患和設備故障,通過5s管理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質量問題。標準化作業,是將作業人員、作業順序、工序設備的布置,物流過程等問題做到最優化組合,以達到生產目標而設立的作業方法。它是對周期性的人一機作業中有關人的動作順序進行標準化,以清除人一機作業中動作浪費,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標準作業包括三個基本要素:標準工時、標準作業順序、標準在制品的數最,三要素缺一不可。標準作業的目的在于通過排除無效動作和持續改善來提高生產效率。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發覺操作中的無效勞動,完善作業標準。
6、通過推行看板、均衡生產等方法控制在制品、產成品庫存。庫存被企業視為“萬惡之首”。過高的在制品和成品庫存會為企業來無效的投入:它需要更多的搬運工作、運輸設備、倉管人員和定期檢查所需要的人員。多余的庫存就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和浪費的產生。精益生產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提出了零庫存的思想,來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浪費。精益生產通過看板管理進行庫存控制,因為看板本身具有很強的可視化特性,通過它可以有效地控制過量生產,把過量生產和提前生產的庫存降到最低,還可以及時地為管理人員提供中轉庫存量,以便及時在相應工序做調整。均衡化生產。指的是生產的各個環節每天遵循循環時間以均衡的數量制造各種產品和零件。通過均衡生產可以把生產流量的波動盡可能的降到最小程度。按品種的數量均衡是對多品種生產企業,需要決定在某一生產時期內。把一些品種的產品安排在一起生產,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總之,由于中小企業大都規模小,達不到產業化的生產標準,制造相同產品的工廠比比皆是,市場競爭激烈。只有通過精益生產加強成本控制,才能增強中小的企業的競爭力。并為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