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霞
[摘 要] 為了贏利,企業不斷地進行信息資源的供給和需求。在我國現階段,企業信息資源供求現狀表現為:企業信息資源成為重要的經濟資源;企業信息資源供求趨勢日益加強;企業信息資源供求障礙漸趨凸現。供求現狀表明我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它要求理論工作者必須加強信息資源供求理論和實務研究,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服務。
[關鍵詞] 企業信息資源 供給 需求 供求
一、前言
企業,從最根本上講,它始終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信息資源需求是指信息用戶對企業信息資源的內容、質量、品種類型、提供方式等方面產生的需求。企業信息資源供給指各級企業向信息用戶提供科研、生產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科研成果、數據庫、可行性論證報告、綜述等信息資源。從整個社會層面上來看,一個企業信息資源的供給,同時就是另一個企業信息資源的需求,因此,企業信息資源表現為供給與需求兩個方面。供求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既關系到企業自身利益,也關系到整個社會利益。筆者經過調查分析,認為我國企業信息資源供求現狀表現在三個方面:企業信息資源已成為重要的經濟資源,企業信息資源供求趨勢日益加強和企業信息資源供求障礙漸趨凸現。
二、企業信息資源成為重要的經濟資源
企業信息資源在經濟社會的資源結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正日益成為企業重要的經濟資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
信息資源是企業經營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必不可少的要素。管理的過程實質上是信息資源的應用過程。應用企業信息資源能夠制定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發展戰略;能夠編制企業經營計劃;能夠協調物流、資金流二者之間的關系;能夠加強企業管理。信息資源是管理者協調控制企業其他資源的手段和紐帶,支配著人、財、物流的數量、方向、速度和目標,由此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優化。信息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管理資源,可以利用它更好地將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資源進行有效協調,達到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
2.企業經濟決策的依據
經濟決策就是指經營管理者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活動目的,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按照最優化的要求,選擇經濟活動的目標和方案的管理活動。現代企業的決策大體上包括三個階段,即確定目標、擬訂方案和方案選定。其中每一個階段,要真正解決問題都需要充分準確的信息資源作為基礎。任何科學的決策都必須以全面反映決策對象的信息資源為依據。在決策前需要信息資源提供必要的依據,在決策中,需要信息資源幫助決策者做出正確的評估和選擇,在決策后,還需要反饋信息來調整修正決策目標或決策方案。信息資源越充分,決策的基礎越牢靠,決策質量越高,成功概率就越大。隨著企業所處環境的日趨復雜化,隨機因素和不確定性成為決策要面臨的主要問題。要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做出正確的決策,企業領導只有掌握了全面而準確的信息,才能制定經營決策和競爭對策,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企業市場競爭的關鍵
企業信息資源不僅是企業開展經濟活動的基本途徑,而且增強了企業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聯系,是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企業信息資源對于提高企業技術水平,保證技術的不斷進步,保證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協調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企業信息資源作為一種投入要素,在企業中的應用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降低成本和節省開支,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通過在市場上企業信息資源的利用與創新,企業能夠在掌握大量而準確的信息基礎之上制定周密的經營計劃,把握時機進行正確的經營決策,從而掌握市場經營的主動權。當信息資源不受時空限制,能夠及時、準確地進行供求時,信息資源的經濟價值也就能得到發揮,企業也就能因此獲得巨大的效益和競爭優勢。
三、企業信息資源供求趨勢日益加強
企業信息資源的日益商品化加速了企業信息資源供求的速度。信息資源商品化,是指信息資源進入商品交換或服務市場,即把原來當作福利產品、公益性產品的信息資源當作商品,允許并鼓勵信息資源進入市場進行交換。信息資源作為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重要的資源要素之一,要想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進入信息資源市場并自主流通、配置和運轉。由于技術進步帶動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日新月異,到20世紀中后期,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信息資源進入了“規模生產”階段,產品特別是高技術產品的信息含量迅速增加,企業信息資源商品化成為必然,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企業必須經營的信息商品,是能夠直接滿足各類組織和個人的信息或知識需求從而為其帶來盈利的商品。生產力的發展一方面促使社會分工進一步深化,經濟主體進一步增加,經濟主體之間的聯系更加普遍和密切,商品品種與數量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導致了信息活動成為生產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對信息的依賴性更強。也正因為如此,大大加快了企業信息資源在信息資源市場上的供求速度。雖然我國市場經濟還不發達,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待完善,企業信息資源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資源的商品化和信息資源的供求。但總體而言,我國企業信息資源供求趨勢正日益加強。
四、企業信息資源供求障礙漸趨凸現
如今,隨著信息資源在企業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資源商品化趨勢日益加強,通過對企業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來提高企業生產和決策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已成為許多企業成功的經驗。然而,信息質量的不穩定,信息資源數量的無限擴張,信息資源的有效性與可靠性等等,都是企業面臨的一個挑戰。一方面,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網絡和智能技術與企業的日益融合,不可逆轉地徹底改變了傳統企業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也深刻地改變著企業獲取信息資源的取向、習慣、方式和觀念。另一方面,企業信息資源開發不足,利用不夠,效益不高,相對滯后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企業信息公開制度尚不完善;關鍵技術信息資源共享困難;企業信息服務機制尚未健全;企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市場化,產業化程度低,產業規模較小;企業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對不良信息的綜合治理亟待加強。在工業經濟時代,物質資源是有形的、排他的,具有稀缺性和不易流動性等特點,企業對物質資源的供求相對容易。而在以信息資源為主導的經濟社會中,信息資源具有廣泛的滲透性、無限的復制性和價值的不確定性,企業不可能沿用傳統的物質資源供求辦法。隨著信息資源在企業資源結構中地位的提高,企業信息資源的供求障礙漸趨凸現。
1.企業信息資源的無形性和時效性增加了供求的難度
與其它資源僅為單一的實物或價值表現形式不同,企業信息資源有多種表現形式和組成形式,除某些技術信息資源以外,大部分信息資源都無法按照通常的資源供求辦法來進行供求。難于進行類似資產清查對信息資源作盤點,也不便對信息資源進行賬簿記錄。對于無形的信息資源如數據庫或各種咨詢服務,由于其難以度量,不易確定生產的可用性,其利用的標準也難以確定,供求的難度將大大增加。此外,企業信息資源的更新周期短,更新速度快。一方面,過時的信息可能毫無使用價值,雖然企業按計劃生產和需求了信息,但不在時效點上,該信息就不能稱其為資源;另一方面,時效性也增加了供求本身的不連續性。企業信息資源的這種強時效性也增加了供求的難度。
2.企業信息資源影響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供求的難度
企業是一個追求低投入高產出的大系統,在投入產出的轉換過程中,必須事先測算每一投入資源的產出效果。在投入的諸多資源中,勞動力的產出效率可以通過工時和定額測算,資金的產出效果可以通過投資回報率等多種方法科學測算,設備的產出效果可通過運轉時間和設備效率等測量,而信息資源的產出效果就難于計算,甚至無法計算。人們無法預知信息資源投入的具體產出效果,卻能夠感受到信息資源的影響。高效暢通、反應快捷的內部信息使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條不紊和連續高效,真實有效的外部信息便于企業計劃、預測和決策;反之企業則可能因信息不暢、信息失真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信息失真而造成決策失誤。加之,由于企業信息資源需求方的知識背景而造成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相對無限的信息使得注意力稀缺而產生的信息不對稱使得企業信息資源的影響難以確定,企業難以把握信息資源的供求策略。
3.企業信息資源形成的虛假性增加了供求的難度
信息資源的虛假性是指由于主觀和客觀原因而造成的信息失真和信息不實。相對而言,其他資源是真實有形的資源,便于清點和計量,易于檢驗和判斷,而信息資源則明顯不同。首先,由于人類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有限,信息處理的方法仍然不夠科學,人們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主觀性或失誤,從而使得到的信息未能真實地反映和描述客觀事物,或是不夠準確、或是不夠全面、或是出現重大錯誤。其次,故意發布虛假信息、有意進行誤導或純粹出于無聊。在當今社會,由于競爭的日趨激烈,出于對自身經濟利益的保護,在強化真實信息保密的同時,有意制造和發布虛假信息,刻意將事物的真實面目隱蔽起來,以圖混淆競爭者之視聽,達到其保持獨占信息進而保護自身利益的目的。再次,信息在加工傳遞過程中往往要先后經過多個環節,在每一環節中,都可能融入處理者的主觀理解,從而造成信息的逐步失真,并且失真的程度將隨著加工傳遞環節的增多而增加。企業信息資源形成的虛假性對企業的不利影響顯而易見,它大大增加了供求的難度。
4.企業信息資源供求途徑的特殊性增加了供求的難度
信息資源供求的傳統途徑較多,但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網絡對企業的影響大大增強,現在最主要的途徑還是網絡。這種資源流動或供求途徑的改變,大大提高了企業信息資源供求的技術管理要求。信息資源通過網絡進行供求,而網絡具有系統性,這種網絡性和系統性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很多企業的主管部門可能大都建立了自己的業務網站和信息系統,但這些部門信息資源的供給都由其自行管理,從而形成了多個各自孤立的信息系統,缺乏資源交換和共享,為信息資源在各個部門的共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很多企業可能擁有多家內容廠商的信息資源產品和商業數據庫,但由于每個信息資源產品和商業數據庫都由廠商自帶的系統進行管理,從而每當獲取信息資源時,都需要登陸多個系統進行查詢,提高了信息資源的獲取成本,這些都會降低信息資源的供求效率。
通過對我國企業信息資源供求現狀分析,可以看出,信息社會的到來,使得社會生產力發展出現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速度,但也給我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一方面,由于信息資源的邊際收益遞增原理,現代企業充分認識到:信息資源在企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必須把信息資源當作是重要的經濟資源而予以重視,并放在管理的首要地位。目前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已經認識到企業信息資源對于企業的重要戰略意義,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整合方案層出不窮,紛繁復雜的信息資源配置方式令人眼花繚亂。另一方面,企業信息資源的供求障礙卻漸趨凸現。信息泛濫,信息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人類社會能夠處理和利用的限度,相當數量的信息得不到組織和控制而不會成為資源。同時信息質量日趨下降,大量存在著過時、虛假和無用信息,信息污染嚴重。如果不能夠加強企業信息資源的管理,克服信息資源的供求障礙,那么與企業相關的戰略決策很難保證它的正確性,也很難提高信息資源供求的效率。這也更加要求理論工作者必須加強信息資源供求理論和實務研究,完善和發展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理論,為企業更好地制定最佳的信息資源供求模式,確立合理的信息資源供求機制,更好地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服務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何 肅:企業管理信息資源的特殊性及其啟示[J].經濟師,2005(9):152~153
[2]胡元木著:信息資源會計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J.V.Mc Gee and L.Prusak. Managing Information Strategicall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3
[4]Richard J. Newman. Inside the ‘New Economy[J]. U.S.News$World Report, 2006,14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