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秀君
[摘 要] 在全球金融風暴下,如何轉“危”為“機”、如何提升企業在供應鏈中的競爭地位,本文將結合浙江經濟和商品貿易的特點,從信息劃分、標準建立、統一平臺、由點到面這四個方面入手,提出通過信息資源整合發展浙江物流的思路。
[關鍵詞] 物流 資源整合 信息服務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商品流量急速增長。為了加速商品周轉,降低成本,物流逐漸得到了重視,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物流的價值逐漸被大家認可,物流的發展開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浙江省是典型的“兩頭在外”型經濟,商品大進大出,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物流市場發育具有較大潛力。目前浙江的物流設施條件逐步改善,省內已形成“四小時公路交通圈”,鐵路、內河等運輸網絡建設進一步加強,信息基礎設施規模、技術等水平居國內前列。現代物流發展已經起步,傳統運輸、倉儲、貨代企業和專業市場開始引入現代物流理念加快轉型提升,工商企業開始注重通過優化內部物流管理來提高競爭能力,無水港、配送中心等一批現代物流設施正在快速建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有助于推動浙江省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有助于改善發展環境和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實現集約式發展,提高經濟競爭能力和人民生活質量。
但是浙江省發展現代物流也存在不少現實的問題和障礙。例如現代物流理念有待提高,物流服務不成體系,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企業物流管理的社會化、專業化、現代化水平還比較低,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程度還不高,物流設施的布局和建設距現代物流發展需要還有不小差距,條塊分割、技術標準不統一、信息孤島等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現代物流的發展。
正因為上述的問題的存在,所以物流的成本并沒有從本質意義上降下來,雖然前期已經有了不小的投資,但是并沒有發揮整體經濟效益,這有點像一個人的五官如果單獨拿出來看都還是蠻不錯的,但是放到一起就變了味道了。所以我認為目前浙江省物流發展所遇到的瓶頸主要就在于資源的整合上。
要做資源整合的工作內容很多,但是如果要找到一個性價比高、并且能夠落到實處的解決方案,恐怕還得從信息化入手。正所謂“四兩撥千斤”,信息化既是現實業務的體現,也是促進現實業務發展的動力。縱觀國外發達的物流企業,信息技術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是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更是管理思想的體現。所以我認為浙江省要進一步發展現代物流,就一定要從信息資源整合入手,那么從何入手呢?
一、信息劃分
首先對物流信息資源劃分,在浙江省物流的信息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也是比較雜亂的:有政府的管理信息,也有企業的業務信息;有需求的信息,也有服務的信息;有公共的信息,也有私有的信息;有倉儲信的息,有運輸的信息,有基地的信息,也有港口的信息等等。所以對于信息資源的劃分非常重要,而且應當從多維角度去深入剖析這些信息的來源和性質,只有信息“門當戶對”了,才能夠“婚姻美滿”。
二、標準建立
其次對于物流信息資源的標準化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沒有標準化的信息是沒用的信息,因為能夠對其解讀的范圍是有限的,所以價值也是有限的。信息標準的建立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1.數據標準,因為在物流行業中所涉及的數據是非常豐富的,是不是所有的數據都需要定義呢?當然不是,上面一節我們提到過,信息是有公共和私有之分的,而信息的交換也主要是針對公共信息這一部分,所以數據標準可以定為在公共這個層面上。當然公共也是相對的,所以當進一步劃分信息的層面的時候就會發現需要制定數據標準的范圍是變化的。但總體來說應該是一個從上至下的分解模式。
2.交換標準,信息是用來交換的,沒有交換的信息是沒有用處的,所以建立一個通用的交換標準非常關鍵,交換標準一般可涉及數據包、數據包單元和數據文件。數據包是數據交換中具有完整業務含義的信息資源集合單位;數據包單元是特定結構的數據集合,數據包單元由描述信息和數據包組成;數據文件是數據包單元中封裝交換數據包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封裝的結果就是將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以文件的方式表示。
3.安全標準,因為物流信息可能在一個廣泛的領域傳輸,所以安全性是一個必要的條件,需要從技術手段和管理制度上予以保證。
三、統一平臺
由于浙江省物流信息分布廣泛,形式各異,如果做點對點的互聯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建設成本也非常的高,不利于統一管理和使用,所以建設統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非常必要的。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可以從企業間交易、企業和客戶間交易、企業間合作、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溝通以及企業希望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和管理等各個方面充分挖掘和提煉。公共平臺需求分析至少應考慮以下需求內容:
1.企業之間進行業務交易與合作中需要公共信息平臺提供的業務信息。
2.圍繞提升企業、協同企業的服務信息。
3.圍繞上述業務管理須提供的管理信息。如行業管理信息、會員管理信息和信用管理信息等。
4.有助于提升物流的知識信息。
5.電子交易信息。
公共信息平臺不僅能夠提供與企業平臺和相關業務部門的接口、企業平臺之間內部信息交換的通道。而且能夠與港口、火車站、機場貨運系統的交互,甚至與外省物流信息平臺進行交互。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整個物流資源整合的基礎,其模塊大致可劃分為通用模塊和個性化業務模塊兩大類,功能模塊可以根據實際要求進行動態插拔、組合。對于各類資源終端來說,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既是一個信息平臺,也是一個業務平臺;既是一個商務平臺;也是一個管理平臺;既是一個公共平臺,也是一個能適應自身發展的個性化平臺;既可以與已有信息系統進行對接,也可以提供企業的業務托管服務。
四、由點及面
浙江省物流行業的現狀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具備了鮮明的市場化特色,政策的引導相對比較薄弱,所以要實現全面的物流信息資源整合是非常困難的,正所謂“羅馬帝國不是一夜之間建成的”,要辦成這件事還得有一個總體規劃和執行思路。
我認為首先應當抓骨干,抓典型,把大型的港口、物流基地和干線運輸整合起來,形成浙江物流的信息框架,并且政府的參與是必須的,雖然是市場化的行為,但是也必須考慮到政府的引導和監管作用。
其次以浙江物流信息框架為基礎構建結點物流圈,形成區域的互聯互通,通過典型覆蓋區域,使得中等物流企業的信息資源能夠整合到框架之中來,這就有了血脈。
然后以區域物流為基礎全面覆蓋浙江全省的物流信息資源,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整體(這就有了靈氣),然后以此為基礎向長三角乃至全國進行擴展。
總的來說,要把物流信息資源整合起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面對現代化的物流競爭,沒有信息的支撐是毫無取勝可言的,而且一盤散沙的狀態也很難形成浙江物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推動物流信息資源整合勢在必行。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爆發,企業更需要挖掘物流這個第三方利潤之源來提高生存的能力,物流和信息流已經全然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兩者相輔相成,信息已成為了物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浙江省是一個國際貿易發達的地區,受到此次金融風暴沖擊尤其嚴重,尤其是對物流行業的打擊十分明顯,然而我們應該看到這是一次機遇,如果能夠抓緊機會修身養息,改善以往小、散、亂的局面,練好內功,那么就可能改變我們在供應鏈最底層的尷尬局面,從而走向一個新的紀元。面對此次金融風暴,中國也出臺了一系列拉動內需的政策,可以看到政府將很大一部分資金投向了交通建設,而物流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建設熱點。
浙江省委省政府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建設大港口、大路網、大物流的發展目標。其中信息資源的整合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只有統一化的發展才能展現浙江物流的優勢,放眼長三角乃至整個中國,物流信息的集約化將是一條必由之路。信息是物流之本,只有把信息資源整合的事情做好了,浙江省的物流才會擁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崔志軍 王利軍:物流信息資源整合模式探討.交通標準化[J]. 2006-10
[2]劉 燕:物流行業:統一通信平臺助力信息整合. 電腦商情報[J]. 2008-12
[3]2009物流信息化:整合現商機 [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176ba20100bwal.html
[4]物流信息化物流資源整合的捷徑[EB/OL] .http://www.zj56.com.cn/Zxzx/list02.asp?ID=13153
[5]現代物流信息系統的整合趨勢及方式分析[EB/OL]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6/1115/A200611152919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