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穎
[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家之間、區域之間、城市之間、企業之間的合作日益加強,大量的物資和信息通過各種運輸與傳播方式頻繁地交換和轉移。物流業被稱為“第三利潤源泉”。運輸是物流的重要環節,公路運輸更是以其機動靈活,可以實現門到門運輸而在現代物流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圍繞公路運輸業企業發展物流服務的問題,首先簡要闡述運輸業與物流業的關系,然后就我國公路運輸業企業如何加速向物流的發展和融合,作一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 公路運輸 物流 發展融合
一、運輸業與物流業的關系
1.運輸業是發展物流業的基礎。沒有運輸業的高效運轉,社會產品在社會上與企業中的流通就不可能暢通,物流在經濟領域中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體現,在現代大流通環境中,由于人們越來越重視物流條件和效果,這就要求運輸業必須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適應物流業發展的要求。
2.公路運輸承擔物流主力的優越性日益顯現。隨著汽車運輸的普及,大范圍的“門到門”位移服務就由公路的高度可通達特性而變成可能。隨著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水平的提高,用戶對運輸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門到門”之外又出現了“貨架到貨架”和“桌面到桌面”的運輸需求,這都必須由汽車運輸來完成。
3.物流業的發展帶動運輸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由于現代物流業要求具有更加靈活、快速的反應能力,要求參與更高層次的競爭,必將促使承擔物流主體的交通運輸企業向高效、專業化物流運輸方向發展。
4.參與現代物流業可提升道路運輸業的整體效益和社會形象。由于物流業已演變成為當代經濟生活中的“第三利潤源泉”,可提供物流供應一體化過程中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又稱中間商)提供的服務。除單純的運輸之外,還可進行如貨物的檢選、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許多相關活動,為運輸企業向多元化經營提供了廣泛的發展空間。
二、對公路運輸業發展物流服務的分析
1.物流服務的需求趨勢。(1)物流的發展及潛在市場。我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產品的生產能力迅速提高,買方市場的形成使企業間競爭空間激烈。工業企業間的競爭正在從生產領域擴大到非生產領域。物流管理,成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創造競爭優勢的新領域。(2)人民生活在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帶來的消費中急劇變化。巨大的商機為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同時,商品供應渠道變化,流通環節減少,增加了對現代物流管理的需求。(3)客戶服務需求水平提高。服務質量要求的提高和配送的多樣性,要求運輸企業不僅要能夠提供門到門運輸及有關的基礎服務,還要能夠提供相關的物流增值服務。(4)制造業和零售業對專業物流服務的要求。總體而言,物流管理對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還是新概念,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模式,使各單位形成部門自給自足的格局,同時也使物流市場呈現封閉狀態。這是導致目前我國國內企業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毫無疑問,隨著市場的完善,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和專業化運作的發展,這種狀態必將改變,也正在改變。
2.公路運輸的提供能力。(1)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能力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加大了對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投入,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運輸能力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應該說總體發展水平還不高,特別是運輸專業化程度和運輸效率不高,沒有形成有機的綜合運輸網絡。社會性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少,缺乏合理規劃。(2)物流服務開始起步,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近年來,一些公路運輸企業,特別是較大型的公路運輸企業已有較強的物流意識和提供一定程度的物流服務。許多海運公司、航運公司也都在把業務向內陸物流服務擴展。但從總體發展水平上看,我國物流服務業還是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企業。(3)中國公路運輸企業、物流服務企業面臨的共同的競爭對手是有實力的經驗的外國公司。由于我們自己物流專業化服務程度低,很難為物流服務需求旺盛的企業,特別是為那些在我國的跨國公司提供高層次的物流服務,因此,近年來不少外國資本看好我國的物流服務業。一些外商通過興辦中外合資運輸企業,積極在我國發展物流服務業。
三、公路運輸業發展物流服務的幾點建議
面對公路運輸業在物流服務方面的需求和差距,為加速公路運輸業向物流的發展和融合,有以下建議:
1.運輸企業要提高服務意識,同服務對象結成戰略伙伴協作關系。對運輸企業來說,發展物流首先是一個服務的問題。運輸企業在向現代化物流的融合和轉化中,必須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將滿足用戶的需求作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宗旨。
2.促使物流服務向專業化、集中化方向發展,促進第三方物流服務業的形成和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務——TPL,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在物流服務向專業化、集中化方向發展中,由第三方物流服務專業公司把有相似需求的客戶的服務聚合起來,形成規模經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對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取得規模效益,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3.適當引進外資,建立中外合資物流服務企業,是公路運輸企業盡快掌握物流管理和物流技術的有效途徑。
第一,運輸企業發展物流,目前最現實的困難是資金緊缺,通過引進外資,建立中外合資企業,是目前解決資金缺乏、進行車輛更新,引進新的技術,建立必要的物流設施,發展物流服務的一個有效途徑。第二,合資經營,一方面是解決發展所需資金,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國際上現代物流的經營思想、管理技術和運作方式。第三,我們還必須明確的是,合資對我方來說,意味著我們不得不出讓部分市場。換取我們不懂的技術、管理,引進我們需要的發展資金的,因此,我們必須有選擇地發展合資企業,并認真地去學、認真地去做,使它真正成為我們較快掌握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的途徑。
四、結束語
面對物流的新課題,公路運輸業的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 “改革是一場革命,發展才是硬道理”,一方面,運輸企業要抓住機遇努力向現代物流融合,另一方面,也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充分利用現有設備,包括利用客戶和其他行業現有的設施和設備,注重在調整、重組中發展物流。這樣下去,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公路運輸業的現代化進程,在向物流的發展和融合中定會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林 瑛:理性發展綠色物流[J].價格月刊,2005,12:17~18
[2]蘭丕武 周 松:對我國物流管理現代化模式選擇的探討[J].經營與管理,1999,6:P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