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珉 余思勤 袁 象
[摘 要] 本文從供應鏈金融角度出發,分析了中小航運企業利用供應鏈融資的可能性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供應鏈金融作為解決中小航運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可行性。
[關鍵詞] 中小航運企業 供應鏈金融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航運企業迅速成長為促進航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發展經濟、擴大就業、穩定社會、活躍市場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企業融資問題始終困擾著中小航運企業,尤其是在當前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下,中小航運企業的融資不暢已嚴重制約了其進一步發展。
一、中小航運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1.中小航運企業自身的問題:經營船舶技術狀況普遍落后,平均船齡較長,裝備設施落后,維修成本高;企業制度更新滯后,組織水平低,生產盲目性大,競爭能力弱;財務制度不規范,財務報告隨意性大、真實性差和透明度不高,導致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經營規模小,金融人員素質低,導致融資能力差;信用意識淡薄。
2.銀行方面的問題:金融體系不完善,銀行等金融機構觀念陳舊,不愿貸款給中小航運企業;中小航運企業由于資信較差,直接和間接融資困難重重;缺少由政府資助的貸款擔保或保險機構;法律、法規對保護銀行支持中小航運企業融資的法制建設相對滯后,使中小航運企業和商業銀行都缺乏參與市場公平競爭的法律保證。
二、中小航運企業利用供應鏈融資的可能性分析
供應鏈金融:就是金融機構、第三方物流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相互協作,從整個產業鏈角度考察中小航運企業的融資需求,為供應鏈中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航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1.中小航運企業雖然缺乏可以用作抵押擔保的固定資產,但它們資產結構中卻有很大比重的動產、存貨及賬單,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航運企業可以將所交易商品的動產或貨權質押予銀行,憑貨物倉單作抵押就可得到貸款資金支持。
2.供應鏈金融把中小航運企業放在整個供應鏈中加以考慮,企業之間對交易對手的信譽、盈利水平、資本實力比較清楚,這就使得銀行獲得信息相對比較容易,銀行能夠更好地掌握和控制潛在的風險,從而降低了企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有效緩解了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3.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對中小航運企業的信用評級不再單單強調企業規模、固定資產價值、財務指標和擔保方式,轉而關注企業的單筆貿易真實背景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實力和信用水平,從而有利于金融機構更好地發現中小航運企業的核心價值,真正評估信貸業務的真實風險,使更多的中小航運企業能夠進入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
4.2007年3月16日通過的《物權法》第一次把存貨和應收賬款納入可擔保資源范圍,意味著中國開始進入“動產擔保融資”的時代,這為中小航運企業利用供應鏈進行融資提供了法律保障。
5.與歐美企業相比,供應鏈融資在我國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但其發展非常迅速。各家商業銀行已認識到供應鏈融資發展的廣闊前景,紛紛推出供應鏈融資產品。供應鏈金融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為中小航運企業利用其融資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作為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供應鏈融資將有可能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航運企業融資的有效途徑。
三、中小航運企業利用供應鏈融資可能存在問題分析
雖然相比政府擔保和行政命令,供應鏈融資有更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但它并不是解決中小航運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靈丹妙藥”,在實際操作中,其本身也存在一些潛在問題:
1.目前我國信用體系建設落后于經濟發展速度,多數商業銀行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中小航運企業信息庫,沒有制定出有效、合理的中小航運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和企業融資準入標準。因此,銀行無法根據供應鏈成員的決策和經營,調整相應的信用貸款,降低資金的使用風險。
2.由于供應鏈融資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當供應鏈中最大金融利益向核心企業集中時,風險也相對集中。當供應鏈中的某一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那么其影響會非常迅速地蔓延到整條供應鏈。
3.在實際操作中,供應鏈金融服務放大了信用,在局部地區或一定層面上造成需求失真,與宏觀調控的總體目標有偏差。例如,企業用自己的資產或信用擔保取得貸款,用貸款進貨,用貨物質押再取得貸款,盡管有折扣,但仍然可以使信用放大60~70%,由于乘數效應,使總信用可能放大更多倍。
四、結論
本文在借鑒大量中小航運企業融資和供應鏈金融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針對中小航運企業融資難的狀況,分析了中小航運企業利用供應鏈融資的可能性和存在的問題。供應鏈金融跳出了傳統融資模式為單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局限,規避了中小航運企業融資中長期以來存在的困擾。隨著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深入開展及不斷改革和創新,誠信機制的不斷完善,供應鏈金融必將成為解決中小航運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李福詳:供應鏈融資新途徑.客車技術與研究,2008,5:58~60
[2]解穎浩:中小航運企業融資問題初探.研究探索,2006, 12:72~73
[3]鮑旭紅: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創新研究.科技和產業,2009,1:74~77
[4]陳李宏 彭芳春:供應鏈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08,6
[5]徐 晗:供應鏈融資道路漫長.市場周刊,2008,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