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軍 劉 穎
[摘 要] 本文從公路收費項目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探討收費項目的財務管理,并提出公路收費項目財務管理的要點。
[關鍵詞] 財務管理
公路項目建成后,收取一定的車輛通行費用以收回投資或償還貸款,并支出一定的營運管理費用、維修養護費用,以維持公路項目運營。收費—支出—還貸,為公路收費項目的一個經營循環,在這一經濟循環中,收入和支出的資金量非常之大。要使出資者和使用者都能明明白白錢收了多少,用在哪里去了,就要加強對收費項目的財務管理。而財務管理通過對資金收支兩條線,對未來經營活動進行計劃與控制,將公路收費項目各項經濟行為納入以市場為導向、低成本控制的管理軌道。同時通過對資金流、物資流與信息流的同步控制,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整個經營活動過程中的紐帶與動態監控作用。收費項目的財務管理要點,落在其經營循環的三個環節上。
一、征費收入的管理
征費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通行費征收的好壞,外部涉及到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程度,通行車輛主動按章交費,杜絕或減少漏收的情況;內部涉及到征費人員的個體素質、征費隊伍的整體素質,征收單位的管理措施和監管力度。財務管理在收費收入中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收入計劃明確收入目標
年度收入計劃是公路收費項目財務管理計劃中的起點和龍頭,它反映了全年的征收工作內容以及目標。要明確全年收費目標要收多少、怎樣收、如何保證。
財務計劃過程是通過調整經營活動的規模和水平,使得企業的資金、可能取得的收益、未來發生的成本費用相互協調,以保證實現財務目標。財務計劃受財務目標、戰略、政策、程序和規劃等決策指導和限制,并以此為基礎。財務計劃的主要工具是財務預測和本量利分析。計劃工作主要強調各部分活動的協調,解決最薄弱的環節。
每年年初,財務人員應根據上一年度(新開通的項目根據預測數據)車流情況、車輛分類、各分類占車流的比重、車流增長比率、收費標準等因素,制訂年度的收入計劃,從收費員到管理人員、各部門都清楚全年的收費目標,促使各級主管人員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詳細、確切地計劃。通過年度的收費計劃,指導收費征收工作。
2.監管收入計劃執行,杜絕漏收情況出現
財務人員在征費收入管理中,主要是加強對票據、票款的管理,配合營運管理人員做好征收的監管工作。
票務管理依據不同的收費方式和收費制式,采用不同和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種票務管理方法,都應對票據的領取、回收、核銷設立臺賬,進行登記、核對,同時應重視對廢票的管理,發生廢票時應及時加蓋作廢章,隨同存根回收后妥善保管。
票款結算是征費收入的關鍵,結算包括結清票款、通行票據號以及各式各樣類通行卡數。做到票款、票據、電腦記錄三核對,及時發現問題,杜絕漏收或減少漏收現象。
3.分析影響車流因素,提供決策信息依據
影響征費收入的因素眾多,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要從中找出要點,加以控制管理。財務人員可設計與征費收入有關報表,如:車流量、各類車平均行駛里程、收費價格等相關因素的報表,收集數據,與上期、與計劃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影響因素。
二、運營成本的管理
成本控制是公路收費項目財務管理的要點。公路運營成本按成本經濟性質進行分類,可分為征收管理費用、維修養護費用和管理費用三大類。要實現成本的控制,應將成本納入全面預算管理活動來實現,按部門定員定崗定費用,將成本項目分解預算,落實到每個部門,明確各部門在全面預算管理活動中的職責分工。
預算計劃一經確定就進入了實施階段,管理工作的重心轉入控制,設法使經濟活動按計劃進行。控制過程包括經濟活動的狀態的計量、實際狀態和標準的比較,兩者差異的確定和分析以及采取措施調整經濟活動等。預算是控制經濟活動的依據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標準,當實際狀態和預算有了較大差異時,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對預算控制情況進行考核,通過考核,對每個人、每個部門的工作進行評價,并據此實行獎懲和安排人事任免。考核時也不能只看預算是否被完全執行了,某些偏差可能是有利的,經過分析之后才能得到結論。
為使預算計劃發揮作用,除了要編制一個高質量的預算外,還應制定合理的預算管理制度,包括編制程序、修改預算的辦法、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方法、調查和獎懲辦法等。
三、投資償還
1.調整債務結構
公路收費項目債務的比例比較大,其結構合理與否直接影響項目營運期的財務費用高低。若全部債務都是長期貸款,從項目的還貸能力考慮,還貸的壓力相對會小,還貸的風險不大;但從資金成本的角度考慮,這種結構會造成資金成本過重,財務費用增大,反過來會給后期帶來還貸壓力。因此,在債務結構中,短期貸款利率低,但還貸壓力大;而長期貸款利率高,還貸壓力小,兩者正好互為補充。應根據征費收入情況,長短結合,達到最佳的債務結構。
2.制定償還計劃
把還本付息納入全面預算范疇,在確定收入計劃、營運成本支出計劃后,編制還本付息計劃。在編制計劃時應注意營運資金的持有量。營運資金持有量的高低,影響著項目的收益和風險。較高的營運資金持有量,會有較大把握按時支付到期的債務,及時供應營運支出所需的資金,從而保證經營活動平衡進行,風險性較小。但是,由于資金的沉淀,會降低項目的收益性。而較低的營運資金持有量帶來的效果正相反。營運資金持有量的確定,就是在收益和風險之間進行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