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元 王海濤
[摘要]水利施工企業深化改革要求做到“政企分開”,搞好企業內部機制改革,要抓好觀念更新、項目管理、轉變用人機制、分配機制,形成水利施工企業良性循環。
[關鍵詞]政企分開轉變機制觀念更新
中圖分類號:TV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020209—01
一、水利施工企業的概況
我國的水利施工企業在全國建筑行業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改革開放以來,為我國水利建設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騰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科學水平,擁有相當數量的先進機械設備和優秀技術管理人才的現代化施工隊伍。
但是,也必須看到,水利施工企業也面臨許多問題。1、經濟效益低下。整個水利施工企業長期處于虧損或保本狀態。2、企業歷史包袱沉重。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十分落后的起跑線上。
二、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作到“政企分開”是深化改革的要求
目前,大多數水利施工企業仍處在一個“政企合一”,自上而下的行政支配之中。在這種產權制度下,企業變成有關部門行使權利的大拼盤,難以按市場機制和要求去運作。政企不分,則權責不清,“多勞不多得,少勞不少得”的現象就難以轉變,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吃大鍋飯的問題就無法根除。
實現水利施工企業政企分開以后,政府部門只能在法律賦予的職能范圍內進行宏觀調控,經營者有權拒絕一切不合理要求,使經營者能集中精力認真研究市場,不再去研究市長的意圖,不再向政府官員做大量的感情投資,可以大刀闊斧地按市場要求優化資源,組合機構,正確決策,調整機制,完成好企業經營者應做的事情。
三、必須首先搞好企業內部機制改革
由舊的管理方式轉向適應市場要求的現代企業經營機制過程中,經營者要面對繁雜的各種各樣利益問題,需要及時進行調整,把過去靠政府包辦的水利施工企業改造為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企業,真正做到管理科學,人員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報酬能升能降的營運機制,才能實現水利施工企業引進市場機制,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經濟效益的目標。
(一)抓好觀念的更新
水利施工企業改革首先要更新觀念,要注重樹立企業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負責國有資產保值的新觀念:樹立誰投資、誰受益、誰擔風險的新觀念:樹立經營好壞要承擔經濟和法律責任的新觀念;樹立企業有活也有死,職工收入靠貢獻,有升也有降的新觀念。
(二)工程項目管理與國際慣例接軌
1、水利施工企業應根據工程項目內在關系建立起管
理標準化體系。建立相應的各職能部門,計財科、安質(安全質量)科、物資設備科、綜合辦公室,各職能部門應各司其職,相互協調配合,嚴格按照各部門的工作標準規范其工作行為,提高項目部整體管理水平,增加項目部的經濟效益。
2、項目部經理采用競選方式競爭上崗,其任職條件
為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并具有資質登記相應標準的專業技術職能,業已取得“全國施工企業項目經理培訓證書”或“項目經理資質等級證書”。
3、工程項目的責任成本預算管理方面
企業應對工程中標價、工程項目預算價、施工組織設計、現場要求,確定的定額及標準進行綜合分析,編制責任預算,并在企業制定的《項目投資二次預算分劈方法》基礎上,對中標的項目進行預算分劈,項目部經理會同有關部門將預算責任成本進行分解,層層包干,責任到人,建立責任中心,按照責任成本管理原則,制定各責任中心的職責范圍和考核標準,形成責任成本控制的網絡體系。項目部、財務部門負責責任成本核算的綜合性管理,組織指導成本管理和責任成本核算工作,實施成本控制和成本監督,檢查考核成本計劃和責任預算的執行情況,參與內部工作量的計量、驗收工作,組織編寫業績報告,實施責任成本評價和經濟效益的兌現。
4、工程項目完工后,項目部應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分批將施工人員撤回所在單位,物資設備、管理人員要根據工程進展情況,提前做好物資準各工作。
(三)用人機制的轉變
用人機制轉變要以市場勞動力供求關系為基礎,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的原則,改變多年舊機制下的“官本位”思想影響,打破干部終身制套行政級別和工資的做法。由經營者按工作需要選擇員工,按經營者、企業管理者、技術人員、一般工人分別制定不同工作職責,并按市場效益和貢獻大小支付報酬。
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計劃是經營者調整用人機制的根本原則,根據經營需要用人而不是按有關領導的批條安排照顧人員,聘用真才實學人才,可以大膽使用人才,也可以辭退企業不需要的人員。
(四)分配機制的轉變
“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要素分配為輔”的市場原則,在單一體制的國營企業實現是十分困難的。僵化的工資模式能升不能降,是多年來普遍的習慣作法。而且在工資以外的住房、醫療、福利都由企業承擔,各種各樣的社會負擔,使企業難以降低成本,節約資源。而企業成本居高,就會喪失市場能力,使企業效益下降,而企業的分配制度都是靠犧牲成本,為穩定領導位子找平衡的政策,起不到控制成本的作用。這種舊體制急待轉變,建立起“員工福利待遇按貢獻大小進行分配”的分配制度,如經營者年薪制、工效掛鉤法、計件工資和計量工資結合制等。
四、盡快培育和完善建筑市場體系,改變水利施工企業的外部環境
從國家目前的水利建筑市場來看,與建立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的市場要求相比,特別是水利施工企業“改制”相配套的外部環境要求相比,差距還很大。
1、建筑產品沒有形成商品,建筑產品在建筑市場沒有實現商品等價交換。
2、與水利建筑市場運作相配套的社會保障體系沒有形成,將影響施工企業“改制”。
水利施工企業面臨著諸多問題,在改革過程中要把握好改革的時機和力度,盡量在改革過程中保證正常的工作秩序,并創造機會使多數人適應新機制要求,使水利施工企業盡早走出困境,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