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鷸
[摘要]民生新聞與受眾需求緊密相連的電視節目,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新聞工作者對民生新聞節目的定位把握和編輯策劃直接影響著節目的收視效果。為此,首先從民生新聞節目的受眾需求進行分析,探討受眾對節日的期望。然后對民生新聞節日的定位給予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礎上,論文規劃出民生新聞編輯的科學策略,以期為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生新聞節目定位編輯
中圖分類號:TN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871—7597(2009)1020220—01
近年來民生新聞節目在各地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熱播場面,深圳廣電集團的‘第一現場》,陜西電臺的《創業者足跡》,浙江寧波臺的《來發講啥西》等等,深受觀眾的好評。民生新聞不僅僅是一種潮流的追趕,更是新聞工作者服務受眾需求的節目編排方式。因此,如何用理性的思維分析民生新聞的特色,推動節目編輯向縱深化的良性循環發展成為本文研究的主旨。
一、民生新聞節目的受眾需求
受眾需求是民生新聞節目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動力,新聞工作者對民生節日的定位與編輯首先應從受眾需求的分析入手,明確節目需求特點,從而為服務受眾奠定基礎。具體來說,受眾的需求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民生新聞節目需要貼近受眾生活。不同的民生新聞節目可以有不同的主線,但都必須以受眾生活的實際為核心。有的受眾關心柴米油鹽,有的受眾關心家庭氛圍,有的受眾關心工作發展。民生新聞節目的受眾希望能夠從節目中看到自身生活的影射,并探討自己所關心的問題,獲得生活啟發。因而只有持續開展貼近受眾生活的新聞報道,民生節目的編輯才能獲得收視率的保障。
其次,民生新聞節目需要和受眾開展互動。受眾對民生新聞節目的關注絕不僅限于內容的播報,更重要的是從中感受到節目與觀眾的互動。對大多數受眾群體來說,雖然自身并不一定參與互動,但節目編輯過程中與代表性受眾的互動,也能夠使其他受眾群體產生共鳴,仿佛自已也置身于互動的環節。例如,節目中對焦點民生時間的群眾采訪、代表人物的講述等節目的編輯。都是在于受眾的互動中實現的。互動是貼近百姓生活的表現,也是新聞節目工作者關心民生的表現,更是尊重受眾的表現。
最后,民生新聞節目的受眾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民生新聞節目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板塊,如經濟民生、文化民生、社會民生,每一類民生新聞都具有不同的受眾群體,而且伴隨時代的發展,受眾群體的觀看需求也處于變化之中。例如,隨著民生新聞節目的日漸成熟,方言民生節目嶄露頭角,反饋良好。受眾群體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也要把握受眾需求的變化和發展。
二、民生新聞節目的定位
為了更好地滿足民生新聞節目的受眾需求,節目的定位應以平民化和深刻化為指引。一方面,平民化是民生新聞貼近受眾群體的保障。民生新聞不是播放給少數特定受眾群體觀看的節目,它是代表最廣泛受眾群體生活實錄的熱點新聞。拉近與受眾群體的距離,從平實的生活中提煉出受眾最為關心的新聞論點是民生節目定位的關鍵。例如,金融危機爆發后,人們如何理性消費和投資就是關系百姓生活實際的熱門話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社區文化水平的提升又是居民共同期待的問題。因此,平民化的精髓就在于立場與受眾的一致。民生新聞工作者要站在與受眾群體同樣的立場去探討他們所關心的問題,而不是對時事政治的闊談。要使受眾在節目中感受到自己的立場得到了尊重,才會有更多的受眾觀看民生新聞節目,對節目產生認同感。
另一方面,深刻化是民生新聞節目價值升華的保障。透過現象看本質,以小見大才是節目真正的定位。平民化的定位并不意味著民生新聞節目只是局限于對熱點問題的播報,倘若如此,受眾也不會保持觀看的熱情。以受眾普遍感興趣的民生新聞作為節目的背景僅是定位的開端,通過節目引起受眾的共鳴,發人深省,引人深思才是節目吸引受眾視角的魅力所在。平民化不代表小市民思想,不等于媚俗,所以深刻化與平民化是相輔相成的。民生新聞節目的價值升華來自于對新聞現象的探討和剖析,使受眾從節目中領悟到崇高的價值觀念、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卓越的文化內涵,用活生生的節目引領受眾群體跨越到更高的人格層次,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深刻化來確保實現。
三、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
民生新聞節目的定位需要科學的編輯工作加以實現。作為節目編輯來說,民生新聞不能停留在追隨潮流,而應從創新、品牌和互動環節開展實質性工作。
首先,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內容要時刻保持創新。當編輯人員確定某一民生新聞節目的主流方向后,要從創新的角度去實現節目編輯的平民化和深刻化。隨著市場化運作的發展,各地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層出不窮,如果編輯人員以爭奪收視率為目的盲目追隨潮流,很容易陷入節目的惡性競爭。每個時期受眾的生活中都會產生新的問題,編輯人員要善于及時捕捉新的節目切入點,給受眾群體以期待,使他們隨時擁有節目的新鮮感。例如,同樣是對于受眾關心的物價問題,既可以圍繞政府調控管理、為人民排憂解難作為視角播報時,也可以具體的產品物價作為比較的對象,為受眾提供消費決策的指引,重要的在于編輯思維的轉換。
其次,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要向品牌化方向發展。現如今各地電視臺不斷進行重組改制,民生新聞節目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維持生存和發展,不僅要具備創新的思維和理念,節目的編輯也要向品牌化進軍,這與電視媒體的品牌化發展趨勢是一致的。品牌化有助于避免民生節目編輯內容的趨同化問題,樹立節目獨特的亮點。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人員要系統地推進品牌定位、品牌受眾、品牌內容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注重從特色與創新的角度創建品牌,使受眾能夠對品牌牢記于心。而且品牌化編輯也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使民生新聞節目能夠經受市場的考驗。
最后,民生新聞節日的編輯要提升互動水平。互動是對平民化的有力支撐,能夠讓更多的受眾參與其中,成為民生新聞節目的主角是節目尊重受眾需求的體現。作為受眾群體來說,他們有權利表達自己的心聲,或是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所以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要使互動環節向縱深發展,在互動環節編輯的形式上多做努力。編輯人員可采取真實人物采訪、策劃多人參與的社會活動并采訪以及受眾登臺分享等多元化的方式,使受眾群體在民生新聞節日中擁有屬于自己的發揮空間,并在互動中體現深刻的內涵。
四、總結
民生新聞節目的興起為新聞工作者帶來了嶄新的發展契機,以受眾需求為依托,建立清晰的節目定位,切實做好深入的編輯工作是民生新聞節目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民生新聞節目與受眾的緊密連接不僅是收視率的保障,更是社會進步的輿論倡導力量。相信在上述節目定位與編輯策略的指引下,民生新聞將會不斷打造精品節目,綻放無限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