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到林都伊春采訪。上午,剛下過小雪,氣溫有零下20多度。幾位當地的朋友送我去賓館,在路上,竟看到幾名林業工人正在路邊凍得堅硬的泥土上刨坑,坑邊放著幾株兩米多高的紅松,我看出來了,他們是準備在這里植樹。一時感覺很奇怪,因為還是第一次看到在冬天里植樹。
一位朋友見我如此表情,就笑著告訴我:“不用擔心,在這個季節植樹,棵棵保活。”不覺對朋友的話產生了興趣,并向他請教在冬天植樹的道理。
朋友說,“在北方,人們總習慣以人的思維來安排樹木,選擇春天或秋天植樹,事實上,在這兩個季節里植樹,成活率都不高,年年植樹年年枯的現象很普遍。而這里的人,愛樹,尊重樹,把樹當成可以對話的朋友和生命。人在夜里要睡眠,一些動物在冬天里要冬眠,而樹木在冬天則會休眠。于是,人們就選擇在樹木睡覺的進候偷偷把它們從一個地方挖出來,挪到另一個地方去。事實證明,用這種方法植樹,成活率竟能達到百分之百。”
見我還是不懂的樣子,朋友接著說,“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樹木醒來發現自己被換了地方時,自己的根已經扎入腳下的泥土里,這樣,它們也就沒有理由不好好活著了。
在這個冬日的上午,聽著朋友的解說,如同在聽著一個冬天的童話。此時再看著那些已經栽下的紅松,竟不能把它們當做沒有感知的植物了,“熟睡著的生命”,此時用這個詞來稱呼它們是最恰當的。
接下來,每當看到身邊有剛栽下的樹時,我都會打個手勢,示意身邊的同行者小聲點兒,悄悄告訴他們:“別把樹吵醒了。”本以為,這句話會讓他們見笑,但是我發現,誰也沒有把我的話當成玩笑,幾個人馬上都不說話了。
忽然感覺這些林區的人真是可愛。樹也是生命,這是被許多人忽略的事實,他們卻一直恪守這個事實,站在與樹平等的位置來愛護它們,尊敬它們。
也許,這種對生命的尊重與愛,不僅是樹們的幸事,更是我們人類自身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