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斌

隨著中國GDP和人均GDP的迅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較快提高,中國醫藥市場的需求將加速增長。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快速發展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但突破國家界限所帶來的跨國大醫藥公司對中國醫藥企業的巨大沖擊也不可忽視。入世后不斷增長的醫藥市場及經營環境的改善,必將令醫藥企業大有作為。同時,國外企業紛紛進軍中國內地開拓市場,但內地醫藥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實力懸殊,也意味著競爭更為激烈。
中國醫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避免被淘汰?如何與競爭對手保持共存共榮的關系?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正確評價企業的競爭力,通過對企業競爭力的分析,找出企業競爭優勢,制定出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以迎接市場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廣州醫藥企業的優勢與劣勢
“十一五”期間,廣東省提出要建設中醫藥強省,廣州市委市政府也把生物醫藥列為大力扶持發展的重點產業,醫藥企業是廣州市重點支持發展的主導產業。分析廣州市醫藥企業競爭力的特點,了解其優勢和劣勢,對尋求繼續提高其競爭力的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廣州醫藥企業的優勢與劣勢主要有:
——企業規模巨大。廣州醫藥企業在產品產量、產值、擁有的資產及產品市場占有率等指標上均處在全國前列,其中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三大醫藥公司之一。廣藥集團經過10多年的改革發展,現已成為中西藥品及相關產品制造和銷售為主營,行業齊全,集工、商、貿和科研一體的高科技現代生產服務型醫藥大集團。2007年,廣藥集團成為全國500強企業和廣東省50強企業,為廣州市的醫藥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旗下控股“廣州藥業”和“廣州白云山股份”兩個上市公司,還擁有一批全資和參股子公司。以中西成藥制造和銷售為主營,包括中西藥品、醫療器械、生物醫藥、保健食品和衛生材料與醫藥整體相關產品的研制開發和生產銷售。由此可見廣州醫藥企業在產業發展規模上具有一定優勢。
——技術裝備先進。廣州醫藥企業擁有按GMP要求進行技術改造的生產場地和先進制藥設備、生產線。擁有嚴格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整個生產過程完全符合國際認可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并有部分產品獲得歐美先進國家的FDA、TGA認證。
——產品種類豐富。產品遍及內地及港澳、東南亞、歐美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州醫藥集團屬下企業生產的醫藥產品就有1000多種,包括45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20個國家中藥獨家生產品種,主要產品包括消渴丸、華佗再造丸、夏桑菊、蛇膽川貝枇杷止咳系列、脂肪乳等。多個產品榮獲國家和省市優質產品。
——利潤率較低。2008年利潤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造成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間產品結構趨同,重復建設重復生產現象嚴重。同類產品省內競爭激烈,尤其在優勢產品中更為明顯。例如抗生素,廣藥旗下就有幾間企業有類似產品。
——研發能力不足。就目前來看,由于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較弱科技投入不足,技術改造乏力,導致企業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較低,新產品開發緩慢。新藥研制主要以仿制為主,幾乎沒有自己的專利產品,造成產品結構優化度低,高檔產品不足,低檔產品過剩,難以形成新的增長點和擴大發展空間。但亦有部分公司注重新產品的研制開發,建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實驗室、漢方現代中藥研究開發中心、拜迪生物醫藥開發公司等科研機構。如在醫藥高新技術研究方面,掌握全國領先水平的控釋制劑、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大孔樹脂吸附和實驗動物Beagle犬標準化飼養等技術。
不斷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
廣州醫藥企業具有生產規模大,資產實力強,產品種類豐富等優勢,從而帶動了綜合競爭力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產品結構趨同,盈利水平低,研發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此,可考慮采取以下對策:
——堅持不斷地技術創新。創新是一個企業進步、生存與發展的靈魂。創新對于一個企業具有戰略意義。通過創新,可以使企業擁有強大的應變能力,始終保持企業產品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進而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使產品與服務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通過創新,可以使企業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葆競爭活力。創新對一個企業而言,始終是企業發展、增強或保持競爭優勢不竭的動力源泉。企業技術創新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與方式來實現,也可以與先進的管理模式相結合來實施。所以,創新是我們永恒的主題。從政府層面上看,要建立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利用市場需求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同時合理利用稅收、財政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加速成果轉換。從企業層面看,應切實加大對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投入。
——通過外包戰略,提升競爭力。醫藥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途徑有許多。集中資源,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專注于價值鏈的某個或多個環節,提高資源的集中利用度,形成企業內部的規模優勢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某項業務不是自己的核心業務,也不是企業所擅長的環節,那么可將該項業務外包給其他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專業公司,從而使企業能夠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核心業務,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由于企業的各種價值活動具有獨立性,因此許多價值活動完全可獨立出來單獨存在。隨著價值鏈的不斷分解,市場上便出現了一些相對獨立的、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增值環節。這些原本屬于某個價值鏈的環節一旦獨立出來,很可能適應其他相關產業,這就為醫藥企業尋求外包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不僅屬于價值鏈輔助活動的環節可以外包給專業公司,基本活動中的許多環節也可由獨立的、專注于此環節的專業公司來完成。比如,人員的招聘與培訓可交由專業的管理咨詢服務公司;新藥研發可外包給高校、研究所或研發公司來完成;財務、法律事務等可外包給會計事務所、法律事務所、管理咨詢公司。
——發展中藥現代化。長期以來我國中醫藥產業在資金、技術、人才、設備方面的不足以及創新理念、市場觀念、專利意識和危機感方面的落后,均成為我國中醫藥國際交流、推廣和發展的障礙。從全球中草藥貿易份額來講,我國每年中藥出口額僅占全球中草藥市場年貿易額的3%至5%,顯然與我國中醫藥發源地和中醫藥大國的地位不相符。發展我國中醫藥產業已到了刻不容緩、勢在必行的關鍵時刻,“中藥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被列入國家“九五”重中之重和“十五”核心任務,科技部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中對“中醫藥現代化基礎理論研究”給以重點支持,以加強傳統中醫藥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推動中醫藥產業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形成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中醫藥企業必須借鑒新技術的發展,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傳統醫藥“安全、有效、穩定、均一、可控、經濟”的要求,采用現代技術定性或定量化確保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穩定、療效可靠和無毒副作用;中藥要走出國門,還要在“高效、速效、微量化、多途徑給藥、便于貯藏攜帶”上下功夫;力求實現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標準化、規范化、定量化、產業化;保護并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
——發展生物醫藥。繼續增加對生物醫藥研究開發和生產的投入,推進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開發高效藥物和新型藥物,發展醫藥生化制品和基因制品,提高高新技術醫藥產品的比重,增強市場競爭力和贏利能力。
此外,醫藥企業應建立企業的競爭情報中心,成立企業的競爭情報智能部門,專門負責企業的競爭情報的搜集、整理與管理工作。增強企業迅速的市場反應能力。醫藥企業要把自己的戰略目標真正地落實,提高戰略決策速度和戰略實施速度。引入目標管理方式,將目標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身上。同時,引入企業識別系統,打造品牌產品,塑造品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