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高山 本報特約記者 章名豈
美國軍方醞釀多年的網絡戰司令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盡管現在它還隸屬于美軍戰略司令部,但美國《洛杉磯時報》24日引用專家的話稱,隨著網絡戰重要性與日俱增,它未來的地位可能升級,成為與太平洋司令部、戰略司令部等美軍十大司令部平起平坐的獨立司令部。
據介紹,美軍現有的10個大型聯合司令部中有6個為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太平洋司令部、歐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4個為具有重要職能的司令部,分別是戰略司令部、軍事運輸司令部、聯合部隊司令部和特種作戰司令部。《洛杉磯時報》的報道稱,新的網絡戰司令部成為第11個大型司令部的可能性很大。根據美國防部在2005年公布的《國防戰略報告》,網絡空間已被列為同陸、海、空和太空同等重要,需要美國維持決定性優勢的五大空間,這意味著美軍將追求“制網權”。此外,被提名擔任網絡戰司令部司令的國家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由陸軍中將晉升為四星上將,與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軍銜相當,也顯示美軍對網絡戰司令部的重視。不過,美前空軍部長特別助理約翰·惠勒認為,美情報界在網絡戰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因此新網絡戰司令部由國家安全局長出面負責組建,但隨著網絡攻防逐漸向美軍的戰役和戰術行動方向延伸,該司令部最終將由一名具有作戰背景的高級軍官來領導。
網絡戰攻防對美軍而言并非新概念,各軍種內部早已建立了從事網絡攻防的專門單位。不僅直屬國防部的美國家安全局、國防信息系統局都有自己的網絡戰部隊,美戰略司令部也在2005年成立“網絡戰聯合功能構成司令部”,據稱由世界頂級的電腦專家和黑客組成。美空軍2008年曾計劃在軍內成立網絡戰司令部,但后來因核武器管理屢發事故,改為成立全球打擊司令部,原計劃的網絡戰司令部改建為專門負責網絡攻防的第24航空隊。美陸軍也早已建立計算機應急反應分隊,重點是對付戰術層次的電腦威脅,必要時可發起網絡攻擊,侵入別國軍事網絡。海軍則在“艦隊信息戰中心”成立類似的“海軍計算機應急反應分隊”。因此美軍新的網絡戰司令部并非“白手起家”,而是把分散在全軍內部的網絡戰部隊整合起來,并強化各機構間的協調作戰能力,這是那些還處于網絡部隊初級組建階段的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環球時報200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