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愛爾蘭特約記者 孫 敬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宋 京
說起設在倫敦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恐怕是無人不曉。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吉尼斯這個品牌并非“英國制造”,而是由一種名叫“吉尼斯”的愛爾蘭黑啤酒“釀造”出的。今年是吉尼斯黑啤誕生250周年。據愛爾蘭朋友講,這種黑啤已經成為當今愛爾蘭的第一“國飲”。
釀酒廠租期長達9000年
說起“吉尼斯世界紀錄”創意的產生,還要追溯到16世紀的愛爾蘭。當時,威士忌、杜松子等烈性酒常把生性愛酒的愛爾蘭人灌得找不到北。1759年,一個叫阿瑟·吉尼斯的爵士以每年45鎊的價格租下一個瀕臨倒閉的釀酒廠,租期長達9000年!在一次釀酒中,工人不慎將大麥烤過了頭,釀出來的啤酒特別黑。無奈之下,工廠只好將這些次品分給了工人飲用。沒想到工人們大呼好喝,這就是“吉尼斯黑啤”的來歷。到1914年,設在都柏林的吉尼斯釀酒廠已成為世界最大釀酒廠。每10個都柏林男人中,就有一人直接或間接靠吉尼斯啤酒廠為生。
1951年,在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的一次狩獵聚會上,吉尼斯啤酒廠的董事休·比佛射失了一只金鸻。他抱怨說,“沒辦法,這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可他的同伴并不同意這種說法,兩人爭論得面紅耳赤。這個小小事件讓比佛受到啟發:如果有一本評定“世界之最”的書就太棒了。4年后,在他的推動下,第一本以“吉尼斯”命名的《世界紀錄大全》問世了。
男人喝黑啤不會摸錯門
記者看過一部愛爾蘭電影,里面的主人公在得知自己“升級”做爺爺后,第一反應就是奔到酒吧,咕咚咕咚喝干了一大杯吉尼斯黑啤。對于平時不愛喝酒的當地華人來說,黑啤上那一層厚厚的、美味的泡沫便是引領他們進入愛爾蘭文化的一把鑰匙。如今,吉尼斯啤酒吧遍布首都都柏林街頭。而位于都柏林的吉尼斯啤酒倉庫已成為愛爾蘭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每年的參觀者超過百萬。
有趣的是,吉尼斯黑啤竟然還改變了愛爾蘭人粉刷大門的習慣。據說,以前當地人的住宅大門多是白色。向來喜歡縱酒貪杯的愛爾蘭男人在喝得酩酊大醉后,經常發生走錯門的笑話。聰明的妻子們為了避免這種家丑,便將各自的大門涂成不同顏色以示區別。這下喝醉的老公們就好認多了。不過自從吉尼斯黑啤流行之后,醉酒的人比以前少了很多。原因就是這種酒度數不高,不容易上頭。現在,愛爾蘭人已經不必再去花心思給自己的房子上色了。
參觀者每人獲贈一滴啤酒
《環球時報》記者曾經走訪過吉尼斯啤酒倉庫。這座都柏林最高的建筑看上去宏偉而討巧。它的形狀很像一個大啤酒杯,同時又像一個裹著巧克力的巨大糖塊。記者走進倉庫時,剛好看見地板上嵌著那份9000年的啤酒廠租地合同。倉庫的最頂部是圓形酒館“重力吧”。在這里能夠俯瞰到都柏林的全景。作為進入酒館的門票,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一塊手掌大小的盧塞特樹脂,里面有一滴吉尼斯黑啤酒。酒吧侍者對樹脂進行掃描后,抽去里面的一條金屬絲,然后給記者送上一品脫冰鎮啤酒。
據酒保介紹,吉尼斯酒要倒兩次。第一次只倒八分滿,放置幾分鐘讓渾濁的液體沉淀成黑色,再注入啤酒形成白色泡沫,才算完成一杯合格的黑啤酒。否則很可能只能喝到一杯濃濁的咖啡色液體。在遞給顧客之前,酒保還要用餐刀的刀背刮掉多余的泡沫。在“重力吧”,記者有幸嘗到了最地道的吉尼斯酒。經酒保精心奉上的黑啤溢著淡淡的奶油味,和著那悠揚的愛爾蘭音樂,記者好像聞到了牛羊牧場的草香。▲
環球時報200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