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平
安全員被稱為礦工生命的“守護神”。正是安全員盡職盡責的專業精神,保障了每一名礦工的安全,為礦區、礦工筑起一道道安全堤壩。相比“守護神”這一稱號,武鋼烏龍泉礦安全督查隊的督查員劉昌卻更喜歡別人稱自己為“安全哨兵”。
在大型露天礦山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劉昌,做過采礦工、電機車司機、檢修工。2000年,由于經驗豐富、技術嫻熟、膽大心細、認真負責,劉昌被武鋼烏龍泉礦任命為礦安全督查隊督查員。
上任伊始,一些親戚朋友勸他:“督查員一不是官,二無實權,還處處得罪人、遭白眼,何苦干這個?”但在劉昌眼中,無官無職的督查員責任重大,是安全生產的“安全防線”。為了工友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他決心一定要堅守崗位,并且還要把這項工作做細做好。
“盡管我們礦已連續3000天安全生產無事故,但我們仍要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意識從事安全生產工作,一絲一毫不能掉以輕心!”劉昌每次動員都這樣的斬釘截鐵。3000個日日夜夜,劉昌腦中時時思考著生產現場的薄弱環節和事故隱患,時刻做到心中有本“安全賬”。
在這3000天中,武鋼烏龍泉礦杜絕了“三違”和各類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和經營效益獲得“雙豐收”,劉昌也因此被評為武鋼烏龍泉礦的安全生產標兵。
一副“鐵面相”
自從當上了安全督查員,劉昌就時刻提醒著自己,這個職位意味著在安全工作中,要做一個讓家人、工友、單位、領導都放心的人。為此,他給自己訂下了“自身無‘雙違、身邊無‘三違、周圍無事故”的“三無”目標。
為了達到這個“三無”目標,劉昌執行起礦區制訂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來非常嚴格,遇到事情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原則。但是,他這種“過分”的嚴格,時常招來工友的白眼,甚至惡語相向。但是劉昌心里很清楚:安全督查員就是要“鐵面無私、六親不認”,這樣才能保護每一位工友的人身安全,才能保障每一個礦工家庭的和睦幸福。
小吳是劉昌的徒弟。2008年7月的一天,小吳在2m以上的高空作業時沒系安全帶,被巡查到此的劉昌逮了個正著。他立即責令小吳停止作業,并按規定開出了100元的罰款單,進行全礦通報批評,還在第二天讓小吳停工參加了一天安全學習班學習。
與小吳在同一班組的小張是劉昌的好兄弟,小張聽說這件事后,覺得給小吳的處罰過于嚴厲,于是特意找劉昌說情:“徒弟受罰,師傅臉上也無光??!你何必這樣大動干戈呢?”面對自己的“鐵哥們”,劉昌絲毫沒有動搖,他嚴肅地說:“安全上不能講情面!我這次如果放小吳一馬,就不會引起他的重視,下回還會再犯,說不定哪次就會釀成帶血的事故。通報批評雖然丟了面子,卻換回了一條命,你說值不值?”聽得小張連連點頭,自己在工作中也越來越注意安全了。
一張“婆婆嘴”
“安全督查員必須得有一張‘婆婆嘴,看見工友‘雙違就得管,看見不安全的事就得反復強調反復說。不怕工友沒耐心,就怕自己嘴不勤!”這是劉昌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日常工作中,不論是在工作現場還是在生產崗位上,劉昌總是向工友講解著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工友越是不耐煩,他就越是說得起勁。誰聽不進去,他就“單獨灌輸”。
2008年10月的一天,劉昌參加了一個班的班前會,發現一個工友微瞇雙眼,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會后,他立刻叫住這名工友,請他坐下來,兩個人面對面地交談了一次。通過交談得知,原來這名工友剛坐了一夜的火車,下車后立刻拖著疲憊的身體趕來上班,難怪班前會上無精打采。劉昌當下勸這位工友回家休息一天。起初工友不聽,認為自己的精神狀態不會影響工作。面對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的工友,劉昌耐心地給他講道理、做工作,告訴他在這種狀態下工作是件非常危險的事,并且列舉了一系列事故案例,最后終于說服了他。幾天后,這位工友跑來感謝劉昌:“我回家后,倒下就睡著了,一覺睡到第二天早晨6點多。真要是上采場干活,還不知會出什么事呢!”
一雙“火眼金睛”
劉昌在礦上知名度很高,武鋼烏龍泉礦的職工都說他有一雙“火眼金睛”。只要他到生產現場走一趟,總能查出些事故隱患。
2009年1月的一天,劉昌例行巡查來到了礦上的一個檢修間。他先抬頭觀望了一下5t行吊,一眼就看到行吊的鋼絲繩斷了2股?!斑@怎么行!”他立即下令停止行吊作業,并且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這個車間的安全員接到整改通知書后還不相信,“上個月才換的鋼絲繩怎么會斷股呢?”一臉疑惑地跑到現場,系上安全帶,爬到行吊上一看,鋼絲繩果真斷了2股。這位車間安全員贊嘆道:“劉昌真是有孫悟空一樣的眼睛,神了!我佩服他的‘火眼金睛。”像這樣通過劉昌的眼睛“看”出的安全隱患,一年就有54起。
劉昌憑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及扎實的專業知識,給武鋼烏龍泉礦的干部職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伙兒都稱贊他是礦區的“守護神”,但是劉昌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哨兵,是礦區的“安全哨兵”。
編輯楊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