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江

2007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筑企業事故多發,成為全市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當年全市共發生死亡事故26起,死亡34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84萬元,同比分別上升18.18%、47.83%和135.97%。為了遏制和扭轉全市建筑企業事故多發的勢頭,推動和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哈爾濱市總工會從2008年春季開始,在全市下崗的“4050”人員(女性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的下崗人員群體)中招收聘任了50名工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在哈爾濱市建委的支持和協助下,派往全市50個大型建筑工地,對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檢查。經過一年的實踐,這50個大型建筑工地死亡事故為零,均實現了安全生產。
管理超常規
針對哈爾濱市建筑業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哈爾濱市總工會創新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全面整合社會資源,充分利用職工中的精英代表工會組織監督安全生產。哈爾濱市總工會對于招收和聘任“4050”人員采取積極的管理措施。
崗前培訓。為提高招收和聘任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的綜合素質,哈爾濱市總工會與市建委合作,由市建委安全部門對他們進行上崗前業務培訓,重點講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常識,施工每一階段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以及施工人員在工地的自身安全防護。在工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派往建筑工地前,哈爾濱市總工會和市建委聯合召開全市建設開發和建筑企業大會,進行廣泛宣傳。
簽訂工作協議。哈爾濱市各區總工會和建設局為了明確責任和工作目標,與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簽訂工作協議,在協議中規定了工作目標和要求,即對施工單位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監督的內容以及對監理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的內容,并組織監督檢查員與建設開發單位對接,然后派往道里、道外、南崗、香坊4個區規模在2萬m2以上的50個大型建筑工地。同時哈爾濱市總工會為監督檢查員購買了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匯編,配備了檢查日記,定期召開工作座談會,以便及時了解監督檢查員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適時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加強安全防護。道里、道外、南崗、香坊4個區的總工會為監督檢查員購置了服裝、安全帽、袖標及建筑安全工作手冊等,加強監督檢查員的安全防護。同時4個區的總工會每周召開一次工作會議,聽取監督檢查員的階段工作匯報,部署下一步工作。為調動監督檢查員的工作積極性,由建設開發單位每月發給監督檢查員津貼600元。
工作超常規
堅持“三勤”。市總工會要求50名監督檢查員認真履行監督檢查的職責,工作中堅持做到“三勤”,即:腿勤,走到建筑工地的每個角落;眼勤,仔細觀察每個重點要害部位;嘴勤,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領導反映。
堅持“四有”,即:工作有日記,檢查有記錄,隱患有處理意見,整改有反饋。50名監督檢查員全年共發現整改各類隱患1200余項,及時糾正和制止違章作業3000余人次。哈爾濱市道里區監督檢查員在歐洲新城C4號樓工地檢查時發現,東方建筑公司在挖基礎坑時,基礎坑離相鄰樓體太近,放坡不夠,沒有加防護樁,而當時正是雨季,坡面出現較大裂縫,隨時有塌方造成群死群傷的危險。于是監督檢查員立即上報有關部門,監督工地及時整改,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制定安全檢查表。為保證檢查工作的質量,市總工會監督檢查員制定了安全檢查表(見表1),對施工現場列出22條檢查內容,每天按檢查表進行檢查。哈爾濱市香坊區監督檢查員加大對拆裝腳手架作業、拆裝塔吊作業、樓房頂作業等重點要害部位的檢查,在施工現場死看死守,以防萬一。
表1 建筑安全檢查表

合作促安全
哈爾濱市總工會與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合作,派駐安全檢查員的工作得到各方大力支持:一是建設開發單位為監督檢查員開展工作創造條件,組織監督檢查員與施工單位對接,申明監督檢查員代表甲方監督施工現場,籌資發放工作津貼;二是建筑施工單位為監督檢查員提供辦公、休息場所,要求各生產班組支持監督檢查員的工作,尊重監督檢查員的意見;三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協調各方,落實派駐工地。哈爾濱市總工會與市建委聯合行動,在向大型建筑工地派駐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的同時,結合“安康杯”競賽活動,在哈爾濱市建筑行業開展了“反違章、降事故、促和諧”競賽活動,組織全市建筑企業的工會干部、行政管理干部和廣大職工近8萬人,開展了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活動,發現各類隱患3517項,其中95%以上得到及時整改;糾正制止違章200余次,有效地遏制了各類事故發生。
經過1年的共同努力,哈爾濱市建筑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2008年全年建筑企業僅發生17起事故,死亡17人,同比分別下降34.6%和50%,并杜絕了2人以上事故,扭轉了全市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
編輯呂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