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任 彥
最近一周,印度西北部地區簡直就是一個火爐:日平均最高氣溫為43攝氏度,有些地方竟接近50攝氏度,最低氣溫也超過31攝氏度。如此高溫及其持續時間之久和覆蓋地區之廣,為印度獨立以來所罕見。
新德里就像大烤箱
《環球時報》記者所在的首都新德里也是酷熱難耐。早上起來都不敢開門,一開門,一股熱浪便撲面而來。從早到晚,門窗緊緊關閉,窗簾也都拉上,唯恐熱浪和陽光鉆進來。打開衣柜,撲面就是熱氣,衣服是熱烘烘的,好像快要著火了。打開車門,不敢握方向盤,方向盤簡直就是燙手的山芋。《環球時報》記者多次在中午時分測量地表溫度,顯示的數字超過50攝氏度。
走在新德里的街上,就像在烤箱里一樣,渾身都有一種被灼燒的疼痛感覺。很多人用衣物包著頭部,只剩下一雙眼睛,紛紛向有陰涼的地方“逃竄”。記者發現,為了避免太陽烤曬,幾乎所有當地人都穿著長褲長衫,沒有露胳膊露腿,腳上還套著厚襪子。就連喜歡袒胸露背的西方女游客也用當地生產的披肩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除了必須外出的人,其他人大都呆在家里,開著空調或電扇,沒有電扇的就拿一疊報紙當紙扇搖個不停。《環球時報》記者在一些居民區看到很多人都是邊搖紙扇,邊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斷水斷電引發抗議
高溫偏偏又讓水電供應陷入危機。26日,新德里出現最近十幾年最嚴重的電荒。當天,該市很多地方停電10小時以上。下午3時是用電高峰,需求量是4171兆瓦,而缺口達1040兆瓦。該市25%的紅綠燈熄滅,導致交通擁堵不堪。德里大學的電腦無法工作,開學第一天排隊報名的新生們在驕陽下無奈地等待重新來電。據當地媒體報道,印度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創過去10年來最低,很多水庫露出庫底,城市管理部門用水車為居民送水,以解燃眉之急。新德里一對鄰居為了爭一桶水而大打出手,其中一人身受重傷,不治而亡。很多城市因為缺水少電而發生市民走上街頭抗議示威的事件。27日和28日雖然是周末,很多單位休息,但用電量幾乎沒有降低,很多地區停電都在5個小時以上。
長時間的停電停水讓老人、嬰兒面臨威脅。據當地媒體報道,新德里84歲的老人沙馬尼本來身體很好,但由于最近一段時間頻頻長時間停電停水,她的身體已經被折磨得不行了。27日夜里她所在小區停電5個小時,她終于受不住炎熱的折磨而昏倒,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據當地醫院介紹,最近一周,被炎熱打倒的老人和孩子不斷被送進醫院。
據印度相關部門統計,長達一周的高溫天氣已造成全印度120人死亡。而非官方的統計數字甚至認為,僅奧里薩邦就有200多人死于熱浪襲擊。大部分的死者為老人、窮人、人力車夫、農民和臨時工。該邦的救災官員素利亞·巴特羅甚至建議印度政府應該宣布高溫為“國難”。西馬偕爾邦的大片森林已經起火,其他一些地區也有炎熱引發火災的消息。
紛紛逃往山區避暑
最近幾天,忍受不了酷暑的印度人紛紛舉家從恒河平原向北部山區轉移。從新德里去避暑勝地西姆拉,平時坐車需要7個小時,現在則因為車流量大而需要15個小時。即使終于到了海拔2000米的西姆拉,也會發現在當地根本找不到一間客房,幾乎所有賓館都是人滿為患。許多人只好在車上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打道回府,家里雖然炎熱難耐,但畢竟有一張能伸展手腳的床。
為了應對酷暑引發的水電荒,印度很多地方政府采取了措施。西部的旁遮普邦政府決定從6月29日起實行新的作息時間,將上班時間提前到7時30分,下班時間也提前到下午1時30分,并且要求辦公室停止使用空調,還要求所有商場店鋪在晚上7時30分之前關門歇業。該邦首席部長帕卡斯·巴達爾說,采取這樣不近人情的強制措施主要是為了緩解電力供應緊張,讓人們能有一個明亮而涼爽的晚上。新德里市政府以及其他邦政府也將采取類似措施,限制辦公場所和商業場所白天使用空調和耗電量大的設備,并將下班時間提前。印度各地的政府和學校由于受炎熱天氣的影響,已經在5月初提前放假一周,現在由于更為炎熱的天氣將推遲開學一周。很多學生抱怨說,這個漫長的暑假最沒有意思,“看不了電視,玩不了游戲,出不了門”。
高溫干旱重創農業
據當地氣象學家分析,之所以持續高溫,主要是因為雨季遲遲不來。印度通常6月份就進入雨季,而今年卻很少降雨。印度人盼雨心切,已經舉行了多次求雨活動,28日當天,一些穆斯林教徒也在清真寺舉行大規模求雨儀式。靠天吃飯的印度農民恐怕是遭受高溫天氣打擊最為深重的群體。《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到新德里附近的農村采訪,發現那里的土地都干裂了,莊稼也耷拉著腦袋。很多農民哭著說,今年怕是沒有糧食吃了。印度媒體稱,由于持續干旱,印度糧食將大幅減產,印度政府已經著手考慮進口糧食。農業歉收勢必影響到這個農業大國的經濟發展,印度政府擔心今年的經濟目標將因為遲到的雨季而難以實現。
雖然印度氣象部門估計將在近日迎來降雨,但專家們不能確定這是否意味著雨季的到來。如果不是雨季,只是零星一兩場雨,那么炎熱的局面稍微緩解之后還可能反彈,酷暑勢必將成為印度今夏可怕的記憶。▲
環球時報200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