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Lee
Ken Lee
兒童時期喜歡上電影院和游戲機,少年時期愛上了家庭影院和PC DIY,工作后迷上了投影機并且沉淪在攝影中,現任《數碼家居》主編助理、家電論壇投影版版主、深圳市企業家攝影協會會員、ISF認證工程師。
早在2002年,當大部分朋友還不知道M&K;這個品牌的時候,機緣巧合通過TR先生(家電論壇早年家庭影院版主)接觸過K7系列,也就是現在的M-7,對其嬌小的體型卻蘊含著強大的分析力和動態反應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隨著M&K;在國內的日漸紅火,在大大小小的展會、活動中頻繁接觸,被毒害的越來越深。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前幾年第一次幫明基做投影機演示會,現場使用了一套M&K; S150系統,在四五十個平方的環境下,依舊取得了極度爆棚的效果,就連當初的女朋友(現在的太太^_^),第一次視聽該系統的她,也對這套系統稱贊有加,我也第一次發現太太原來很有“中毒”潛質!耳朵相當靈敏,可清晰的道出聲音特點。

就這樣,我倆都中了M&K;的“毒”,只是時機還沒成熟,所以這“毒”一直悄悄的潛藏在體內。直到前幾個月,當評測的M7系統到達后,我終于可以在自己的視聽室好好的體會M&K;音箱的精髓,這也成了導火線,聽過M7后,我已經不能再用回原來的系統了,擁有一套M&K;系統的念頭一日比一日膨脹……最終,我把目標定在M&K; S150THX系統上面,而給自己的借口很簡單:為了工作!因為我的工作重點就是評測影音器材,如果有一套參考級的音箱系統,會為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太太很懂得我的心思,一語道破玄機,“到底是為了工作還是私欲?”我心照不宣。
決定購買S150后,一直有一個想法未能落實,到底使用兩對SS150做環繞好?還是使用一對SS150做側環繞,一對S150做后環繞?在我的空間里,側面使用SS150是肯定的,能帶來更好的環繞效果,問題就出在后環繞。三向發聲的SS150可以提供更佳的環繞包圍感,但出于整體音箱協調性和單元數量,使用S150能帶來最佳的平衡,去年在杜比實驗室7只S150組成的系統至今印象深刻,7只相同音箱帶來完美無瑕的聲場銜接,那種密不透風、不分前后的聲場太毒了!到底哪種組合效果更好呢?
最后,我先確定完成S150×3和SS150×2的主箱系統,暫用同樣三向發聲的M4T和單向發聲的M7做頂替,通過實際使用看看到底哪種方案更合適。
至于超低音喇叭,我本來已經有一只單12寸單元的M&K; 1250THX低音炮,通過一段時間使用,發現1250和S150的融合度并不理想,尤其在60-80Hz頻段,沒辦法,1250本來就不是用來匹配S150系統的,因此萬惡的念頭再次產生“上和S150配套的Push Pull雙12寸推挽MX-350”。人最怕就是淫念一起,而無法打消??最后,MX-350正式加入我的系統。
雖然音箱系統基本到齊(還差腳架),效果不錯,但真正的折騰現在才正式開始,S150是一套遇強越強的系統,對信號源、功放等很敏感,哪個環節不好一聽就出來,這也是我選擇監聽錄音室出身的S150做為參考的原因。
對了,一直在說音頻系統,其實這段時間幕布也做出了升級,新加入通過JKP認證的參考級Stewart ST130 G3 110寸框架幕,同樣為往后的測試帶來更可靠的參考。
至于這款ST130G3幕布和S150音箱系統的調試使用心得,往后再和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