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傅 淶
本報特約記者 柳 直
“由于違反衛生規定,莫斯科最大的市場切爾基佐沃大市場被臨時關閉”,莫斯科東部行政區區長尼古拉·葉夫季赫耶夫周一向記者透露了該決定。由于該市場的主要經營者大部分為華商,所以此消息一出讓很多華商感到震驚和失望。他們表示將會在短期內盡快處理自己的貨物,能處理多少算多少。有俄媒體認為,如此大手筆的打擊行動背后隱藏著俄羅斯內部的政治斗爭。
葉夫季赫耶夫說:“由于最近兩周,我們獲得大量來自俄羅斯消費者權益和公民平安保護監督局對切爾基佐沃市場違反衛生規定的投訴信,所以我們理所當然下令關閉市場,打掃衛生并消除所有不足和違規行為。”葉夫季赫耶夫還表示,暫時不確定市場何時將恢復工作。但他說:“在消除所有違規行為后,消費者權益和公民平安保護監督局將會再次進行檢查,并在他們的許可下市場才會開始繼續工作。”目前,警方已經派警力在市場巡邏,他們對抵達市場的大巴車不再放行。
俄新網28日報道稱,俄羅斯總檢察院目前以組織銷售20億美元的中國走私商品為名已正式對切爾基佐沃市場的擁有者伊斯梅洛夫提起刑事訴訟。俄聯邦自然資源利用監督局前副局長米特沃利表示,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準備讓他擔任北部行政區區長,以接替目前代理區長伊斯梅洛夫的兄弟。由于伊斯梅洛夫與盧日科夫有密切關系,所以有俄羅斯媒體認為,聯邦政府是為了打擊盧日科夫才對大市場進行嚴查的。因為聯邦政府本打算讓副總理伊萬諾夫出任莫斯科市長。
對于關閉這一市場,俄羅斯內部持不同的看法。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26日報道,俄羅斯“光譜”基金會經濟學家斯塔羅韋羅夫表示,俄羅斯應保留像切爾基佐沃這樣的市場,因為總有一些低收入的居民買不起昂貴的本國商品。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希恩施泰因也表示,即使關閉這一市場,也無法徹底解決走私問題,俄羅斯對中國廉價商品的需求實在太大了。而全俄輕工業雇主聯合會主席比留科夫則表示,現在市場上的國產份額占20%,大都是走私商品,本國產品份額減少將威脅到國家安全。因此應當對走私品進行嚴厲打擊。
就華商今后該如何在俄羅斯生存的問題,《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俄羅斯問題專家邢廣程。他表示兩國政府應該建立規范的海關系統和經貿渠道。另外,華商應該有憂患意識和守法意識,不要通過灰色清關渠道來進行貿易,還是要走正規渠道。▲
環球時報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