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段聰聰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于6月30日在其官方網站上以新聞發言人答問的形式宣布,原計劃于7月1日開始的出廠計算機強制安裝“綠壩———花季護航”軟件的措施可推遲執行,原因是部分計算機生產商表示,大規模地安裝工作量大、時間倉促、準備不足。
工信部表示,該部于2009年3月初召集了主要廠商就計算機過濾軟件預裝工作進行了交流,得到了眾多計算機廠商的支持,在溝通的基礎上確定了預裝起始日期。近來,一些企業提出工作量大、時間倉促、準備不足。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推遲預裝。7月1日以后該部繼續提供網絡免費下載服務,繼續在用于中小學校、網吧等公共場所的計算機上安裝過濾軟件,該部還將向社會收集意見以完善這一預裝計劃。
此消息一出,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彭博新聞社等多家外國媒體立即進行了報道。英國廣播公司30日晚在第一時間以“中國推遲實施電腦安裝‘綠壩軟件”為題轉引新華社的消息,并稱“相關的報道沒有透露推遲實施的理由”。《紐約時報》則稱,中國“無限期推遲了在所有在華銷售電腦上強制安裝一種新的互聯網過濾軟件的決定”,“就在最后期限的前一天,工信部通過中國官方新華社發布了這一消息”。該報評論稱,這一舉動似乎是“向現實屈服”。“30日早些時候,大部分電腦制造商似乎還對如何貫徹這一方針保持緘默。在北京,很多電腦制造商或是對這個最后期限很迷糊或是沒注意到?!?/p>
自從工信部6月初要求在計算機上預裝軟件以來,這個原本從善意出發,以保護青少年免受互聯網黃色信息侵害為目的的舉措迅速被境外輿論政治化。國外研究人員和國內反病毒專家稱,“綠壩”存在漏洞;美國一家公司指控“綠壩”剽竊技術,并準備訴諸法律;美國、歐盟、日本以及一些行業和民間組織批評預裝“綠壩”對中國的互聯網自由構成新的威脅,希望收回要求等等。
對于外界的各種質疑和批評,工信部也在6月30日的新聞發布中給予了回應。工信部表示,由政府出資提供過濾軟件供社會免費使用是國際通行做法,符合中國的《政府采購法》和WTO的相關規定?!熬G壩”目前不存在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這個軟件也不監控網民,不強制安裝。境外少數媒體和機構就此事進行不實報道,指責此舉妨礙信息自由流動、侵犯個人隱私等,這些言論是沒有根據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對于軟件存在的漏洞,軟件供應商已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技術升級。
一個針對色情內容的軟件,西方卻偏偏將其政治化,與自由、民主、人權掛鉤,更何況防止不良內容侵害青少年是國際的普遍共識。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認為,關于“綠壩”出現爭論的首先是中國的網民。國內網民的不滿與西方的壓力相結合使問題復雜化。西方對“綠壩”的爭議介入深,是因為有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動因。西方的IT產業比較強大,是支柱產業之一。中國是西方IT業的巨大市場。從保護本國產業在中國市場利益的角度,西方肯定要介入。此外,從政治角度,互聯網的問題很容易與自由、民主等聯系起來,很容易借題發揮。
金燦榮認為,互聯網屬于虛擬空間,網民在里面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這種習慣也增加了對互聯網管理的難度。其實各國對互聯網的監管都遇到很大阻力。對于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西方社會中也存在著爭議。管理總是在事件發生之后才制度化的。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比發達國家更晚,管理也比較滯后。
還有專家認為,這次中西圍繞“綠壩”的碰撞,也是西方通過反對互聯網監管影響中國社會的一次嘗試。西方的作法無形中把中國互聯網的監管問題國際化。中國今后在這方面將面臨更復雜的局面?!?/p>
環球時報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