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為研究對象,對中國的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進行分析,研究表明,各個產業鏈主體,應該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采用適合的發展戰略,保持自己的優勢或者創新發展思路,從整體上促進整個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健康發展,盡快實現產業成熟與升級。
[關鍵詞]移動電子商務產業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TN-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210111-01
由于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移動電子商務憑借其能隨時隨地提供個性化服務能力的優勢,成為當前電子商務領域的熱點。但是移動電子商務的產業鏈復雜,同時移動運營商占據著主導地位,目前在國內的發展情況并不平衡。另一方面,中國信息產業的重組調整,又使得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存在著重大變數,使我們看到了產業鏈結構調整的希望。
一、移動電子商務的概念及特點
移動電子商務指利用手機、掌上電腦、無線信息終端等移動通信設備與因特網有機結合,進行電子商務活動,是電子商務的一個新分支,但從應用角度看,它的發展是對有線電子商務的整合與發展,是電子商務發展新形態。它將傳統的商務和已經發展起來的、但是分散的電子商務整合起來,將各種業務流程從有線向無線轉移和完善,是一種新突破。通常對移動電子商務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層次的理解。狹義上認為其核心是通過手機、PDA(個人數字助理)、無線信息終端等移動通信設備與因特網有機結合所進行的信息查詢、商務交易及對信息、服務和商品的價值交換。廣義上除了這一核心內容之外,還包括有包裝和支持這一核心交易活動的一系列服務,包括在售前售后提供給顧客的信息及客戶的個性化服務等。移動因特網應用和無線數據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技術不斷涌現,主要包括:無線應用協議、移動IP技術、藍牙技術、通用分組無線業務、移動定位系統、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移動電子商務提供的服務。移動電子商務將會是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二、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分析
移動電子商務相較于傳統電子商務,具有了新的特征。但是其產業鏈大致還是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的集團:以通信技術為支撐的產業鏈集團,以網絡內容服務為支撐的產業鏈集團,和用戶集團。從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中發揮角色的角度出發,產業鏈至少應包括終端設備制造商、移動網絡運營商、產品服務提供商(應用軟件開發商、內容提供商、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用戶,如果涉及到產品的貨幣支付與物流運輸,還應包括金融機構、物流服務等機構。
在這兩個分類里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特定的主體并不總是在技術支撐和服務支撐兩者之間選擇其一,例如以網絡運營商中國移動來說,它不僅能提供蜂窩無線移動通信技術,SMS網絡,GPRS網絡,它還能提供移動夢網這類以內容服務為主的門戶首頁內容服務。或者說在現實的企業當中,一些以服務為支撐的企業,它的競爭優勢反而是某種特定的通訊技術,從而提高了競爭者模仿的難度。
三、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合作模式分析
(一)運營商處于核心地位。在經過以上對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的分析中,我們很容易看到,這個產業鏈不同于傳統電子商務的模式。在傳統電子商務中,由于底層的提供通信技術和設備的利益相關者所提供的基礎網絡已經是在互聯網發展相對成熟的背景下,標準的技術使得底層服務商的鎖定效應失效。從而淡化了底層提供商參與產業鏈分成的能力。
在整個產業鏈上,幾大利益主體的不可分割性決定了他們必須走合作的道路。但是目前發展初期的情況還是移動運營商處于核心地位,盡管中國電信產業的重組,緩解了運營商中國移動一枝獨大的現狀,加大了內部競爭,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我們要看到,距離整個產業鏈平衡發展與成熟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依然會存在不平衡。運營商們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服務提供商應該怎樣走出被運營商控制的局面,從而能夠在3G發放,產業重組的多變環境下,較快的實現產業內的成熟,實現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價值產出的最大化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二)基礎服務商地位微弱。基礎服務提供商在產業鏈的地位很微弱,因為技術的成熟和各種通信標準的統一,基礎服務更多地是在傳統電子商務產業鏈中作為環境因素來考慮的。它們在電子商務中的參與程度很低,而真正參與到產業增殖鏈中的是支付、物流、認證機構。在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結構中,各主體的地位存在顯著差異。出現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以下兩個方面造成的。
第一,互聯網的成熟。在固網互聯網時代,各種通訊技術都比較成熟,所有的設備基本上用的是統一的接口,整個國際范圍內,使用的是統一的標準,也就是說,在電子商務到來之前,互聯網通信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因此在考慮電子商務應用時,更多的是考慮如何運行商業模式,把技術相關的因素排除在外。在對傳統電子商務參與者的介紹中,應用服務提供商、解決方案提供商、設備提供商全部歸納為中介機構。統一的技術、標準,成熟的基礎設施給這些集團參與電子商務設置了壁壘。因為對于一個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來說,他只需要購買到這些遵循標準的硬件,對提供接入服務的電信運營商支付費用,想采用什么模式并不考慮與這些集團合作。換句話說,他們考慮的是如何應用電子商務,安全認證,和市場營銷等電子商務發展的成熟階段的問題。
第二,移動語音服務。無論移動網絡發展到什么階段,移動語音、短信服務始終是手機應用的最為重要的一方面,這也就保證了移動運營商在產業鏈上的地位不會出現固網時的尷尬。所以從用戶角度來看,運營商在綁定消費者方面有自己的優勢。這種特殊性還會帶來的結果是,運營商不只提供接入服務,而是向內容服務靠近的綜合性服務。出現這種可能性的原因在于對消費者來說,通話費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享受一定的內容服務能帶來話費的實惠的話,消費者沒有理由拒絕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鎖定效應。
總之,目前整個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還是處于移動運營商一枝獨大的不平衡狀態。由于存在技術合作、利潤來源控制的問題,服務提供商繞不過運營商,而在移動電子商務中設備制造商也不能直接面向最終用戶,導致目前運營商處于直接面對最終用戶的地位。移動運營商控制了利潤的來源和技術合作的話語權,通過分成與產業鏈上其他主體共享移動電子商務帶來的收益,而其它主體卻始終處于從屬地位。
參考文獻:
[1]吳曉波、陳琦、盛玲玲,移動商務產業價值鏈研究,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3(6):23.
[2]呂廷杰,我國移動商務發展趨勢分析與展望,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4):2-8.
[3]王全勝,電子商務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6-41.
[4]于常瑤,移動商務企業戰略研究,專家論壇,2008,(1):32-36.
作者簡介:
李海峰(1982-),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教育和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