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 山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搞好慶祝活動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最根本的是要通過慶祝活動開展宣傳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不斷發揚光大。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精心組織好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著力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動員和激勵廣大干部群眾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而共同奮斗。
一、提高思想認識,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對自己祖國最深厚、最神圣的情感,是全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巨大精神力量。國慶節作為國家的重大慶典,承載著偉大的民族精神,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災難深重的局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年,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和反映時代進步要求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逐步擺脫貧困落后、走向繁榮富強的60年;是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推進改革開放偉大進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的60年;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得到弘揚,各族人民空前團結、和睦相處,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60年。60年一甲子,60年舊貌換新顏,新中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壯麗篇章。共和國60年的奮斗歷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直接、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材。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契機、搭建了十分重要的平臺。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愛國主義精神都發揮了巨大的感召和激勵作用。現在,我國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特別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和深化,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日益顯現,今年將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越是困難時刻,越需要高揚愛國主義偉大旗幟,用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和激勵各族人民共同奮斗。圍繞新中國成立60周年,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對于提振士氣、增強信心、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對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極端重要性,把教育活動作為整個國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力抓手,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主動地做好各項工作,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提供強大動力。
二、突出思想內涵,在全社會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愛國主義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一定要突出思想內涵,著力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成就和經驗的結合上,講清楚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等根本問題,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始終做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展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時代內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愛國主義最深刻的時代內涵和最本質的時代要求。要緊扣教育活動的主題,深入宣傳闡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堅強領導核心,堅定自覺地永遠跟黨走。深入宣傳闡釋祖國的繁榮昌盛是人民的福祉,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的歸屬感、自豪感和認同感。深入宣傳闡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強大生機活力,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在當代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而不是別的什么旗幟能夠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群體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別的什么道路能夠指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深入宣傳闡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宣傳闡釋我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加強民族團結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牢固樹立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倍加珍惜和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注重實踐特色,引導人們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
開展教育活動,目的是通過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展示成就,引導人們更好地把握現實、面向未來,必須重在聯系實際、重在務求實效。這些年,結合重大活動、重大事件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特別是去年在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害的斗爭中,在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過程中,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宣傳教育活動中,充分運用現實、具體、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聯系實際、加強引導,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極大地增強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要認真總結成功經驗,注重結合當今世界的發展變化和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結合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偉大進程,不斷賦予愛國主義教育鮮明的實踐特色,不斷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實際效果。
圍繞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既要著眼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又要堅持從小處入手、從具體事情抓起,做到知行統一、務實重行。要緊密聯系當前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把形勢政策教育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幫助人們了解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特別是金融危機沖擊對我國的影響,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了解中央的決策部署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舉措,引導人們進一步增強變挑戰為機遇、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信心和勇氣。要緊密聯系人們的生產生活實際,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習工作之中,引導人們從熱愛家庭、建設家鄉做起,從愛崗敬業、奉獻社會做起,在平凡小事、點滴細節上培養深厚的愛國情感。要緊密聯系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找準愛國主義教育與群眾所思所想的契合點,多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群眾身邊的事例說話,多做析事明理、解疑釋惑的工作,多解決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增進共識、形成共鳴,努力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本職崗位、做好實際工作的自覺行動。
四、吸引群眾參與,努力使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成為人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
愛國主義教育是全民教育,人民群眾是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主體,必須堅持面向基層,吸引群眾廣泛參與。要針對我國社會結構的新變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活動延伸到農村、社區、企業、學校、機關和軍營等基層單位,延伸到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覆蓋到工人、農民、干部和官兵,覆蓋到農民工、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等特殊人群,使愛國主義教育深入各行各業、深入千家萬戶,真正落到基層、熱在基層。廣大青少年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要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到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各個方面,使愛國主義深深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和精神世界。
新形勢下愛國主義教育的環境、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必須在繼承過去好做法好經驗的基礎上,堅持“三貼近”原則,積極創新載體和形式,拓展途徑和渠道,增強教育活動的實效。要適應社會生活的新變化和群眾接受習慣的新特點,多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通過宣講報告、演講比賽、展覽展示、文藝演出等多種辦法,把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統一起來,努力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要適應現代傳播方式和傳播手段發展的新趨勢,多開辟群眾便于接受的傳播渠道,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特別是互聯網的作用,通過征文、訪談、在線交流等多種途徑,努力擴大教育活動的覆蓋面、影響力。要適應群眾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日益增強的新形勢,多搭建群眾樂于參與的平臺,通過研討座談、知識競賽、愛國歌曲大家唱等多種載體,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教育活動的主角。先進典型具有很強的榜樣示范作用,要廣泛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集中推出一批共和國建設者先進典型,營造景仰和關愛英雄模范人物的濃厚氛圍,激勵干部群眾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為建設偉大祖國貢獻力量。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進一步做好向社會免費開放工作,積極開展紅色旅游,讓人們在參觀游覽中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和感染。總之,要通過各具特色、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教育活動,讓全國各族人民共唱祖國贊歌、共享國慶喜悅,共克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艱難、共創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五、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教育活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的重要方面,是貫穿全年的重要工作。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把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列入重要日程,同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各項慶祝活動統籌規劃、統一部署,做到相互呼應、相得益彰。要認真制定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把原則要求變成可操作的具體措施,把目標任務變成實實在在的工作項目,明確責任分工,明確時間進度,明確保障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抓住“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六一”國際兒童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九二○”公民道德宣傳日、“十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統籌安排好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努力使整個教育活動前后銜接、高潮迭起。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承擔起組織、協調、指導責任,做好牽頭工作。黨政有關部門特別是教育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作協、科協等人民團體要發揮自身優勢,做好各自領域的工作,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各級各類新聞媒體要根據國慶宣傳報道總體部署,精心安排好時段、版面和節目,切實做好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宣傳報道,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2009年4月14日在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據4月16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