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不愿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使早教近來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胡女士從美國搬到德國不久就碰上一件“怪事”。她2歲大的女兒在美國一家著名早教機構學習,該機構在全球有很多連鎖,可在德國竟然沒有。后來,胡女士經過咨詢發現,德國也有很多早教機構,而且大多是公益性質的。
據記者了解,德國著名的PEKiP早教公益組織專門給1歲以內的寶寶提供早教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嬰兒一起玩、家長交流意見等。他們采用小班授課方式,要求父母陪同,與寶寶互動。授課老師都有專業背景,并經過PEKiP早教公益組織培訓取得資格證書。記者在該組織的網站上看到,每周有5.5萬個家庭參加課程。除了公益性質的早教機構,商業性質的早教班也在德國慢慢興起。“早期英語中心”就是其中一家。該中心在德國各地設有連鎖機構,有1萬多名嬰幼兒在此學習,85%的孩子年齡在2歲到6歲。
3歲的本尼和記者是鄰居。每周三和周六,他都在媽媽卡特琳的陪同下去柏林一家早教中心學習外語和音樂。卡特琳對記者說,去早教班就是希望本尼從小能說一口純正的英語,學音樂是為了讓他有更多的選擇??ㄌ亓者€說,早教班收費不高,除了一次交付60歐元的報名費,每個月每門課程只交40歐元學費。據記者了解,公益性質的早教班收費更低,PEKiP每節課90分鐘,學費只有幾歐元,適合低收入家庭,但目前參加的大多還是高收入家庭。一位教育界人士估計,參加早教班的孩子不足1/10。家住柏林東區的埃娃對記者說,她的孩子試過課,效果不好,逼他們可能什么都學不好,不如讓他們快樂地在家玩著學。
除了家長意見不一,德國教育界也對早教存有爭議。波恩大學行為科學經濟研究專家法爾克認為,早教是關鍵,開始得越早對孩子越有利,幼年時的生活經歷對發展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積極穩定的情感有決定性影響,而且這三方面又決定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就。不少德國神經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也認為,如果孩子很早接觸一門外語將受益終身,至少學第二門外語時會容易得多。但德國國家早教研究所專家卡斯滕認為,剛出生的孩子是一張白紙可以隨便上色的觀點是錯的,一些父母讓小孩接受過于沉重的語言或音樂等教育可能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將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說,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正常、利于培養興趣的環境十分重要。德國語言學家彭科也認為,很多早教機構追求的是商業目的,“不在6歲前或3歲前學外語就再也學不好”的說法沒有科學根據。▲(青 木)
環球時報200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