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代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0歲到8歲屬于早教期。8歲以前的孩子具有相似的發展和學習特征。在這個階段,不要對孩子施加過多壓力,強調寓教于樂的重要性,創造安全有趣的環境,保護孩子對世界的好奇與興趣。
在美國,根據家庭和所住地情況的不同,有些孩子被送到日托或學前教育中心,有些進入公立學校贊助的學前班,有些則留在家里照看。美國教育部的資料顯示,被送入類似學校環境的孩子比例超過40%。
美國的公立學校提供免費教育,但學前教育則以自愿和自費為主,政府對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提供幫助。如果把孩子送到私立的學前教育學校,盡管各處收費標準不一,但以一個孩子一周去5天為例,每個月差不多需要1000美元。
現在,美國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以家庭學校的形式,在家里教育孩子。文女士畢業于麻省理工大學,曾經就職華爾街,她的兩個兒子都是在家教育的,她準備一直在家庭學校自己教孩子,直到18歲考大學。這樣的人群雖不是多數,但美國國家教育數據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家受教育的中小學適齡兒童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據記者了解,美國幼兒教育協會對早教的內容強調5個方面,即社會、情感、審美、智力和語言發展;早期教育包含的范圍大致為12個方面,大腦與五官刺激、身體素質與身體協調能力、情緒能力和心理健康、語言能力、良好的個性與人格、知識積累與學習能力、審美趣味與能力、特殊才能發現、特殊技能培養等。教育專家認為,早教最好的方式是家長和孩子一對一地照看和關懷。▲(吳丹霞)
環球時報200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