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一
摘 要:電子政務是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強大動力。在結合十七大對于繼續加大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相關要求后,本文系統了闡述了電子政務對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作用,指出了我國電子政務在建設服務型政府進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發展對策。
Abstract:The E-government impels the powerful engine which the service government constructs. In unifies in a big way 17 regarding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s, after the construction service government's related request, this article systematic elaborated the E-government to constructed the service government to do uses, to point out our country E-government the question which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ex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service government advancement.
關鍵詞:電子政務 服務型政府
Key words:E-government service government
作者簡介:楊 一(1986-),女,遼寧人,西南交通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電子政務方面的研究。
一、 電子政務對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作用
1提升政府服務理念
推進電子政務可以滿足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所需要的,全面的技術支持和功能環境。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將借助網絡手段在現實世界中得以貫徹。
2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電子政務建設具有以服務行政為核心價值理念的方法論深刻內涵,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改進的重大創新理論前提,它本質上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通過實施以服務為目的,以公民為中心的電子政務,可以為政府提供新的理念,引導政府組織機構進行積極的調整與變革,實現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3提高政府運行效率
電子政務為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了現代化的辦公手段和應用工具,降低了信息傳輸的時間和人力成本,節約了原來靠人腦處理文件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從而使政府管理和服務更加高效。
二、我國電子政務在建設服務型政府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電子政務的性質和地位認識不足。我國在電子政務建設中,一些地方或部門過多地重視了政府機構內部的信息化和政府對社會監管的信息化,而忽視了政府對社會、公眾服務的信息化。
2缺乏合理規劃和統一標準,缺少統一的組織機構。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至今都尚未對電子政務的建設進行全面規劃,特別是有關統一的技術標準方面,幾乎還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
3重硬輕軟、重電子輕政務。主要表現在:對電子政務基礎架構的重視遠遠超過了應用開發。目前存在一個明顯的觀念誤區,即認為設備越先進越好,一些地方或部門出現了盲目追求硬件設備的檔次、甚至相互攀比的情形。
4法律法規不完善。我國目前僅僅出臺了一些簡單的行政法規用以對互聯網進行管理,而在具體的電子支付、信息安全和保護等方面的法規還比較欠缺。
三、在服務型政府理念下發展我國公共服務型電子政務的對策
1公共服務型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方式
隨著2008年5月1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正式施行,電子政務建設自身的規范化與透明化將得以實現,而設立便于公眾獲取政府信息的門戶網站,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方式。
政府門戶網站最基本和根本的是實現信息集成和業務集成(圖3-1)。通過門戶網站將信息集成,并在前臺自動處理,然后通過后臺傳遞給相關業務部門辦理,待業務處理完后,系統自動將結果通過實時電子郵件等形式通知用戶。

圖3-1電子政務服務模型流程
通過信息集成和業務集成,一方面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將傳遞集成在服務端。用戶根據要求在最初錄入一次信息后就不用再提交信息和涉及該流程的運轉,只需等待最終的處理結果,這實質是在服務端集成。用戶端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成本大大簡化,大大降低了他們在享受服務、辦事的時間、精力等方面的成本。
2發展我國公共服務型電子政務的對策
(1)定位服務型政府理念下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模式。政府信息化和網上辦公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國電子政務建設與發展整體上進程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也進一步暴露。其中最主要的是未來中國電子政務目標模式定位問題[3]。在現階段,把電子政務的目標模式定位在“服務導向型”,是符合我國國情、符合公眾需要的。
(2)確定服務型政府理念下電子政務建設機制。服務顧客機制,顧客服務導向的確立,使得公共部門得以打破壟斷、公開目標和結果以增強透明度和責任感,在給予公眾更多、更好選擇的同時,也給電子政務的引入創造了便利性前提條件;鼓勵參與機制,政府立足于服務,但是提供何種服務需要公眾來決定,參與是民主政府中公民表達利益的途徑。創新機制,一方面要著重于制度創新。另一方面著重管理上創新,它將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3)明確公共服務型電子政務建設的前提。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制體系。其次,要統一電子政務標準。最后,推動政府業務流程再造。
(4)提高公共服務型電子政務的服務水平與質量[4]。第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政府處理信息資源的能力。第二,重視信息資源的開發。政府應該在可能的范圍內開發便民的服務項目,建立和發展公用電子資料庫。第三,注重客戶關系管理。鼓勵公民和企業參與規劃電子政務建設,有利于電子政務提供的服務更切合他們的需要。提高行政體系對外在環境的敏感性和回應性,更好地改善公共產品和服務,增加顧客滿意度及對政府的信任。
參考文獻:
[1]王長勝.發展電子政務建設服務型政府[J].信息化建設,2008(4)
[2]董靖.楊瑾.劉武.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構建創新服務型政府〔J〕.江淮論壇,2005,(4)
[3]汪玉凱.我國電子政務目標模式定位—服務導向型[J].數碼世界,2006,(5)
[4]李啦. 服務型政府理念下公共服務型電子政務建設研究 [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