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萍
摘 要:21世紀是創意經濟的世紀,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是世界范圍的創意產業蓬勃興起,未來的中國應當從文化之邦走向創意之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創意大國,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發展創意產業,建設創意社會,是貫徹執行全面、統籌、協調、和諧的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也是我們創造性地貫徹馬克思主義的生動體現,是建設和諧社會和實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creative economy, 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s the world's creative industries booming,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move towar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tate of the country, from the manufacturing power to creative power, from the "Made in China" into the "China's creation."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creative community building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coordinat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vivid incarnation is also a creative way we carry out a vivid manifestation of Marxism i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only way for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關鍵詞:文化 創意產業 藍海產業
Key words: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Blue Ocean Industry
【中圖分類號】F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6-0069-01
文化創意產業,又稱為創意產業、創意經濟、文化產業、文化創造性產業等等。
一、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狀況
目前我國的創意產業還處于概念引入以及產業整合相并舉的一個階段。雖然這個概念是從海外引入的,但創意產業的從業者和產業局面卻一直存在著,例如電影制作、網絡游戲,這些過去沒有歸入創意產業的一部分產業部類,在這幾年都發展得比較迅猛。以上海為例,就有普陀山莫干山路50號、以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為主的春明都市工業園區、盧灣區泰康路以創意設計產業為主的創意產業基地、虹口區大名路以現代繪畫設計展示為特色的大名創庫、盧灣區八號橋時尚創作中心等。這些創意基地以其靈活的運動機制、強大的聚集和輻射功能、完整的產業業態等特色而成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亮點。
然而,這些創意園區的發展還遠未成熟,還有許多有待改進和發展之處。創意園區不僅僅是傳統的舊廠房和藝術家的簡單組合,其招商引資的運作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園區,創意園區應作為政府建設文化創意產業源頭的一個載體,應具有策劃創意產品交易、產業研究、作品展示、人才培訓及交流咨詢等多項功能。另外,要著重發展創意園區內能吸納中小企業創意人士的條件,如建立創意服務架構、文化交流機制和創意產業培育機構等,而不應只著眼于國際上頂尖的跨國設計公司。
二、文化創意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1、創意產業該形成怎樣的產業
創意產業應該是“藍海產業”。藍海的含義是亟待開發的市場空間,代表著創造新需求,代表著高利潤增長的機會。藍海意味著蘊含龐大市場需求的新市場空間。藍海戰略強調的是尋找或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的市場空間和全新的商機,即通過開發新的思維來創造新的改變。藍海中的創新是基于價值的創新而不是技術的突破,基于對現有市場現實的重新排序和構建而不是對未來市場的猜想和預測。“藍海產業”不是瞄準現有市場中的客戶,而是面向代表著潛在需求的大眾;不是一味通過細分市場滿足客戶的偏好,而是通過合并細分市場整合需求;不是把精力放在打敗競爭對產業,而是放在全力為客戶和企業創造價值的飛躍上,并由此開創新的無人爭搶的市場空間,從而徹底擺脫惡性競爭。
2、抓住機遇發展創意產業
創意產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為科學發展觀的施行提供了現實路徑。而科學發展觀的出臺,也為創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黨中央提出“五個統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黨中央在總結我國30年來改革開放和國內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總戰略,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特色。而創意經濟的發展宗旨,正是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以發展創意產業為途徑,將極大地促進先進文化轉換為先進生產力,從而真正落實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五個統籌。
發展創意產業,必意味著“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一切創造潛能與聰明智慧競相迸發。而以人的自由創造和全面發展為動力,當代中國將在不斷地創新和超越過程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實現“人類共生、天下大同”的偉大使命中,繼續做出獨特的貢獻。我們還相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創意產業的發展將有助于從根本上改善中國制造業的現狀,“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以中國創造推動中國制造”;推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綜合發展;推動中國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生態的全面優化;推動中國社會全面、科學、協調的發展;推動全面小康和諧社會的早日到來。
參考文獻:
[1]《信息時代三部曲》(《網絡社會的興起》、《千年終結》、《認同的力量》),(美)曼紐爾·卡斯特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2]《精神經濟》,作者:李向民,新華出版社1999年1月版
[3]《創意中國行動:新時代的歷史呼喚》,作者:蘇彤 胡奎,2004年6月中國社科院《現代文明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