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飛成
摘 要:本文針對2008年初我國南方出現的雪凝災害對我縣自然林區的破壞,現就如何繼續推進天保工程建設,彌補我縣林區損失,構建林區和諧社會作如下探討。
Abstract: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southern China early in 2008 snowstorm of destruction of natural forests are now on how to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s, to make up for loss of forest area, forest area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關鍵詞:天保工程 和諧社會
Key words: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Harmonious society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6-0112-01
大方縣牢固樹立“保住青山綠水也是政績”的理念,大力實施以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為重點的林業工程,重點抓好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力推動山區特色經濟發展,為構建和諧大方作出了貢獻。那么,如何彌補2008年初我國南方出現的雪凝災害對我縣自然林區的破壞,如何繼續推進天保工程建設,構建林區和諧大方呢?
一、落實目標責任,確保工程建設深入
將天保工程列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召開專題會議,對工程建設進行階段性總結,解決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相關技術保障措施和工程建設管理長效機制;制定《大方縣天保工程管理辦法》;層層簽訂工程建設目標責任狀:即縣人民政府與鄉級人民政府和縣林業局,縣林業局與鄉鎮林業工作站、鄉鎮人民政府與村、村與農戶簽訂目標責任狀,形成縣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農戶、林業部門包技術指導的“四包”責任制,強化對工程建設的管理,嚴格兌現獎懲,確保工程建設深入細致實施。
二、聘請專家指導,積極運作科技模式
積極聯系貴州省大學、畢節農校等科研單位進行科技協作,創建示范點,并結合國家、省林業標準化示范建設,立足自身實際,總結實踐經驗,因地制宜、緊緊圍繞“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實施天保工程科技項目標準化建設。
把天保工程與退耕還林等林業生態工程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喀斯特地貌營造林治理模式,實施公益林標準化生產建設。
三、強化管護措施,全面加強林政管理
由于2008年初的雪凝災害,使森林內枯枝較多,極易引起火災。所以,必須強化管護措施,嚴防森林火災。
1、強化護林防火。全面推行護林防火,有效保護天然林工程建設成果。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作為森林防火的服務后盾,下派工作組到各村和重點林區(場)駐扎,指導鄉(鎮)和林場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和防火物資;鄉(鎮)成立森林防火領導小組,設立森林防火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建立《村森林防火巡山日志》。各鄉(鎮)成立護林防火小分隊,對每天巡山情況報告村護林防火領導小組;鄉(鎮)兩委對鄉林業站專職護林員防火工作進行監督,護林員的巡山記錄要經過支書村主任簽字把關;制定森林防火村規民約,對天然林區、退耕林區、封山育林區、荒山造林區的護林防火作出規定,各項規定要召開森林防火村民議事會表決通過,并采取發傳單、設制宣傳欄等形式加大《村規民約》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
2、加強管護基礎設施規范建設。結合防林防火,積極開展“平安林區”創建活動,在重點林區及重點護林防火村寨建設護林防火警務室示范點及護林站,配齊完善辦公桌椅,建立完善規章制度,安裝通訊設備,配齊巡山車輛,使護林防火警務室建設成為縣、鄉、村的信息網絡中心,發揮護林防火樞紐作用。
3、強化管護隊伍建設。建立天保工程護林員的巡山記錄,護林員必須持證上崗。同時,提高護林員勞動報酬,實行工資與責任掛鉤,簽訂管護合同。并定期對護林員進行培訓,配齊配強護林員管護設備,使護林員“出得口,動得手,眼疾手快,信息靈通,反應迅速”,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和森林安全。
4、強化專項打擊力度。我縣是缺材少林縣,天保工程實施后,因天然林禁伐和商品林限伐,使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堅決打擊亂砍濫伐、偷砍濫伐、亂采亂挖、亂征濫占的行為以及非法加工木材、非法收購木材、非法運輸木材行為。
四、著力災后重建工程,立足森林資源的恢復和保護
2008年1月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我縣林業生產及林業基礎設施造成前所未有的災害,尤其是我縣松樹等常規樹種、柳杉林、杉木林、退耕地新增幼林及桉樹遭受毀滅性災難。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制定災后重建規劃方案,及時采取生產自救。著力災后重建工程。努力爭取資金,以投入更多資金搞好林業生產建設;貫徹落實省、地文件精神,對災害受損林木及時清理,在清理中免收育林基金。對天保工程災害損失進行摸底調查,制定補植補造規劃。
五、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探索森林資源管護的長效機制
必須尊重林區農民對林地的使用權利,根據農民意愿發展林業后續產業,進一步規范林權證發放,在推進林權制度改革中,發展壯大持續產業,調整樹種結構,積極種植果林、茶林、藥林、草林。比如做大做強以“九洞天茶”為主的特色產業,打造出“九洞天茶”特色品牌。
六、著力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和諧平安大方
隨著國家對退耕還林工程等林業生態重點工程的調減,對生態重建難度大。因此,必須要在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的路上邊實踐邊探索,找準林業發展的定位,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努力創建生態文明工程,構建和諧平安大方。
一是以森林旅游開發為重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業是朝陽產業,尤其是生態旅游業,在這方面我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要按照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和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以森林旅游開發為重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可以規劃建設支嘎阿魯湖綠化工程,把支嘎阿魯湖建設成青山綠水的旅游勝地。二是綠化縣城周邊山頭。強化縣城周邊山頭綠化目標責任管理,實行部門承包制,進行綠化管理。
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因此我們要把握機會,真抓實干,把林業建設推上一個新臺階。爭取實現綠化大方,樹立生態文明形象,構建和諧平安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