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宇 楊良玖 謝方平
摘 要:教學質量是獨立學院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本文以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例,根據其培養方案的制訂和選課制度的確立,結合獨立學院教學運行規律,從學分制和導師負責制兩方面就如何提升獨立學院質量給出自己初步探討的措施。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lifeline. This article take the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ject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and chooses the class system's establishment according to its raise plan's making, the union independent institute teaching operating law, how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two aspects to promote the measure which from the credit system and teacher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quality gives itself to discuss initially.
關鍵詞:培養方案 學分制 質量監控 導師制
Key words:Raise plan credit system quality monitoring tutorial system
作者簡介:曹小宇(1983—),女,湖南長沙人,湖南農業大學工學院教學干事,助理研究員;
楊良玖(1968—),女,湖南長沙人,湖南農業大學工學院教學干事,副教授;
謝方平(1970—),男,湖南沅江人,湖南農業大學工學院教學院長,副教授。
基金項目:2007年度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教改一般項目(編號:52030279);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6-0148-02
獨立學院是中國高等教育制度的創新產物,它依靠普通高校和社會力量聯合辦學的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和社會資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供需矛盾,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納,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的新的增長點。據統計,截止2008年5月全國已有326所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建立的獨立學院。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各獨立學院都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其中學分制管理就是很多獨立學院普遍采用的一種管理手段。但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種管理方式存在一些不足,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本人以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例對獨立學院學分制下學習質量監控措施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合理制定培養方案,規范學生選課的“度”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在制訂培養方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現狀、有關高等學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其崗位群的分配,以及本專業面向南方等地域特點的情況。借鑒其他學校同專業成功的方案,以本科標準學制4年為基準,由專業負責人設計教學計劃與培養方案。開設的教學模塊分為五類:(一)公共基礎課;(二)專業基礎課;(三)專業主干課:水利學、土木工程學等;(四)專業選修課: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水工鋼結構、水利工程概預算等;(五)實踐性教學環節:工程測量實習、地質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水工鋼筋砼課程設計、水工建筑物課程設計、水電站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在上述五類中,專業負責人在充分了解課程知識的前提下,優化專業選修課程結構,設置一定的必選課程,讓學生對知識結構進行整體性把握,為畢業后盡快適應水利水電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工作崗位或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科研深造奠定基礎。
目前,獨立學院在實行學分制的管理模式下普遍存在一個弊端:由于學生選課的獨立性、自主性加大,導致學生容易隨意選課,甚至為了湊學分避難就易。這就要求管理者把握好學生選課自由的“度”。我院在建立計算機網絡選課系統的前提下,充分實現了選課制度的信息化,并保證了選課制度的科學可行性。獨立學院與母體學校的選課程序一致,也需分兩步進行:第一步,選課前,學生聽取選課輔導報告,在人手一本教學培養方案的前提下,查詢網上選課信息,并根據學校公布的課程、專業學分的設置與教師的安排先進行第一輪選課,屬于預選;第二步,計算機根據每門課程教室的課容量限制選課人數,核對合班的人數并進行隨機選擇,確定每門課程的選修人數,該階段為正式選課階段。在預選和正選兩階段結束后,教務部可以在特定時間內,對那些不足人數開課的課程進行補選或者將選了課的極少數學生進行合班。在開學第一周,學生可以通過試聽進行改選、退選公選課和部分限選課,對自己的興趣與潛能進行最大化的挖掘,逐步完善自身的培養計劃,使其獲得全面發展。
二、推行導師負責機制
在獨立學院實施與普及導師制是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深入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體現獨立學院教育特色。導師制來源于14世紀英國牛津大學創立的本科生導師制。在英國高校,每名學生配備有一位導師。英國的導師,是對學生提供各種各樣幫助的人,其工作目的就是想辦法接近學生、積極與之進行思想交流、有效解決他們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并滿足他們在發展過程中的合理需求,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獨立學院的學生由于入學門檻低,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加之普遍家庭條件較為優越,個性較強,生活和學習習慣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缺陷,推行導師制更突出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導師可以由專職專業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學生輔導員、退休教師、研究生或高年級的學生干部擔任。實施導師制可發揮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志趣愛好,為其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接受良好的技能培訓,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張揚自身個性。他們不僅僅背負起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合理的設計學習方案、制定學習計劃、培養實踐創新能力等一系列與教學相關的任務,還扮演著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實時掌握其心理成長歷程,并與其進行溝通和疏導。導師對水利水電專業的學生實行從入學到畢業全程負責的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特別是對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從選題、材料的整理、中期檢查、論文答辯到最后的正稿完成都由導師整體把關,“一對一”的全程輔導。
三、實行合理的學分績點制
學分績點制一般是以學分或學時作為權重,學生為追求較高的平均績點,往往容易對學分低、學時少的課程不給予重視,影響了本身的全面發展。因此,我院水利水電專業將必選課程列入選課模塊,構造其專業必需的知識結構框架。學生不能刪除必修課程,從而防止基礎知識不扎實,前后所修課程知識不連貫等問題的發生;同時,又積極鼓勵學生選修其感興趣的部分專業限選課和公選課,拓展學生的視野。
學院要求任課教師對課程成績進行微調,以滿足科學的正態分布,老師從學生上課的考勤率、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課堂小測驗的成績和卷面成績綜合給出學生最后的總成績。這種考核方法不僅能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時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在最大程度上調整學生的學習習慣并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方面給予學生建議和意見。在最后的確定的總成績中,優秀率原則上不超過20%,不及格率在1%—10%,使其成為較科學的正態分布。從系統中自動生成的成績分析報告也相應地生成優秀率(成績90)、良好率(90>成績80)、中等率(80>成績70)、及格率(70>成績60)、不及格率(成績<60)和平均分,更好地讓老師對學生學習成績有個整體把握并能進行深入分析。
獨立學院不僅僅支持學生參加全國、全省、全市與專業相關的各項大賽,同時也鼓勵學生聽講座和報告。對于社會上與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也在對其學分認定的同時給予其物質支持和獎金獎勵。為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人文精神和自強精神,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有科研能力、創造潛質的學生,學院不僅僅獎勵有成果的學生也給予其指導教師相應的獎勵。
獨立學院學分制下學習質量監控措施是在共享母體高校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學生自主選擇彈性的教學計劃前提下實施的。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合理的課程體系形成適合自己的課程結構,進而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曹十芙、朱翠英.獨立學院學分制下導師制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7,(12).
[2]胡春花.論獨立學院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成人教育,2008,(4).
[3]徐慧.借評估東風,夯實教學質量監控[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2).
[4]王志英.高等教育質量監控的多維透視[J].中國高教研究,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