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美國、英國記者 譚武軍 蕭達 紀雙城 ●汪析 鄭潤宇 柳玉鵬
美俄峰會昨天在莫斯科舉行,這是奧巴馬上臺后第一次訪問俄羅斯,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在莫斯科的兩天訪問將使奧巴馬決定俄羅斯未來是美國的盟友還是敵手。奧巴馬訪俄中大部分時間將與梅德韋杰夫總統會談,但俄羅斯有媒體說最終協定只可能在與總理普京的會談中才可能達成。奧巴馬行前公開褒梅貶普,加上在俄還要會見反對派領導人,這些都被看做是峰會可能不會順利的證據。奧巴馬上臺后的出訪幾乎都受到了眾星捧月般的歡迎,《華盛頓時報》6日不無失望地寫道,“對奧巴馬來說,俄羅斯寒氣襲人”,“他要訪問的這個國家的民眾不喜歡他”。
“重啟按鈕”困難重重
6日下午,奧巴馬的專機“空軍一號”在陰雨中降落莫斯科機場,接受了俄官員的歡迎儀式后隨即趕往克里姆林宮。美聯社說,奧巴馬車隊出發時,莫斯科上空的烏云打開,陽光閃耀。奧巴馬行前,多家西方媒體用莫斯科陰郁的天氣暗示這次峰會的前景。
《今日美國報》說,“美俄峰會是屬于持續60多年的政治版圖的一部分,數十年來,這些峰會可以說關乎生死,因為兩個國家都是核大國”。CNN稱,在4個小時的峰會中,梅德韋杰夫和奧巴馬都將戴上耳機,利用同聲傳譯,以避免無趣的相互翻譯,浪費時間。削減核彈頭是梅奧會談的焦點。《洛杉磯時報》網站6日的文章說,美俄峰會就武器削減框架和阿富汗戰爭等問題達成了一致。不過,這次峰會包括了全球變暖、經濟危機、導彈防御、伊朗核計劃等眾多問題,莫斯科美加研究所的一位專家稱,“解決俄美之間存在的各種分歧需要一個奇跡”。
媒體評論美俄峰會用的最多的詞語是“重啟”。美國“主考者”網站的文章寫道,如果以為通過這次訪問就能使美俄關系重啟,那就太幼稚了,作為“重啟”對俄關系努力的一部分,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年3月給了俄外長拉夫羅夫一個仿造的“重啟”按鈕,但不幸的是,按鈕上的俄文意思是“超載”,而不是“重啟”。這不僅是令人難堪的翻譯錯誤,也反映了事實:又大又紅的按鈕讓人想到的不是緩和緊張,而是發動核攻擊的按鈕。俄羅斯《觀點報》6日說,俄政策分析國際研究所所長米切科質問,在美國拒絕放棄東歐反導系統及在前蘇聯地區實施反俄政策的情況下,如何討論重啟兩國關系?
奧巴馬7日將與普京共進早餐,還將進行一次演講,會見俄羅斯的反對派領導人。《泰晤士報》說,奧巴馬在沒抵達莫斯科之前就犯了錯誤,他試圖將普京當做“過氣政客”,這表明他錯誤理解了克里姆林宮的關系。報道稱,一名西方外交官說,普京繼續掌握著90%的權力。《莫斯科時報》認為,奧巴馬大部分時間將與梅德韋杰夫會晤,但這些會晤基本是象征性的,或許有關《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阿富汗、伊朗和所有其他峰會議題的最終協定將在與普京的“迷你峰會”上敲定。
奧巴馬旋風與俄羅斯寒流
訪問莫斯科之前,奧巴馬對俄羅斯媒體表示,他喜歡俄羅斯作家,尤其是普希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還喜歡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但是,奧巴馬旋風似乎要在莫斯科遭遇寒流。
《華盛頓時報》6日說,盡管一再呼吁結束冷戰思維,但當周一奧巴馬會晤梅德韋杰夫時,似乎冷戰正愈演愈烈。從主要議題———兩人將在核武器削減問題上攤牌———到兩國公眾(都不信任對方的領導人),一切似乎看上去正重現“獵殺紅色十月”的日子。文章稱,“對奧巴馬來說,此行不同尋常———他要訪問的這個國家的民眾不喜歡他”。文章說,馬里蘭大學國際政策態度項目5月進行的民調顯示,只有23%的俄羅斯人相信奧巴馬在國際事務中的行為符合他們的希望———這是奧巴馬在國際民調中最低的。
環球時報200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