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 然
不久前寫了一篇《北京80后剩女的四大特征》,很多人問為什么每次都加上北京兩個字。姝然想告訴讀者其實是姝然只了解北京,對其他地方不了解,不敢妄加分析而已。
世界是多樣的,于是剩男剩女們的存在理由也是多樣的。有人是因為受過傷,有人因為太挑剔,有人因為要個性,有人因為圈子小,有人真的就是被人看不上。姝然想世界又是變幻的,于是離婚的人們也從這些變幻中找到了分開的理由,有的因為價值觀慢慢不一樣了,有的因為經濟問題開始凸顯了,有的干脆就是抵擋不住外人的誘惑,變心了。所以就有了鳳凰男和孔雀女的討論,所以就有了新門當戶對的想法,所以有了第三者的可惡,所以有了對二奶的討伐……以下是姝然個人對北京剩男一些分析,僅代表姝然一家之言,但從這些人中我們可以看到諸多為什么,因為每個人的背后都有著千千萬萬的同樣的往事。
1、工作忙、自由主義者
這類男人有一份穩定而高薪的工作,長期為事業打拼,使他們對待愛情的態度帶有不少“硬傷”。也許他過于理性,也許他過于孤傲,他始終不知該如何放下身價去追求真愛,姝然個人觀點認為他們期待被女人倒追,在事業的包圍圈中,在漫長的等待中,只能看到他越來越落寞的身影。他們工作忙碌常常處于沒空狀態,因此也只能是不強求、不著急。其實不談戀愛就因為一個字——累!發現戀愛時特別累、沒自由,不戀愛的時候很自由、很輕松。一個人可以每天下班回來就是打游戲,周末買些面包和酸奶,手機一關,躲在家里玩網游、看碟片,白天再接著睡,順便還能學多國語言。
2、計算感情收支
臺灣作家劉墉先生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愈是歷盡滄桑,愈是千瘡百孔”。大多數“剩男”在面對愛情時,帶著曾經的過往和傷痛,為自己的感情設立太多的門墻。他們對愛不是麻木了,就是失去信心了。北京消費高是公認的,那么談戀愛的成本自然也高,很多人都變得很現實,他們本著有投入就要有回報的原則,當投入和回報不符時,他們認為非常不值得。而且他們大多認為現在的女孩子都不好伺候,花銷大,感情上收支不平衡。現在的男人確實也很累,女人一方面要求男女平等,另一方面又事事靠男人,所以男人其實也不容易。
3、完美主義者、愛上網
這類男人的外表、經濟等條件堪稱完美,他們對另一半的要求也力求完美。對待愛情,他們往往本著寧缺毋濫的心態,固執地希望能夠尋覓到符合理想的“完美嬌妻”。這類擁有“完美主義”情結的鉆石王老五們通常認為自己只要擁有了完美的情人,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便不會再出現任何煩惱和問題,這反映了他們沒有信心能夠很好地處理愛情和婚姻中出現的難題。他們在物質追求上更加注重感性化,愛電腦與上網甚于愛書,家里可以沒有電視機,但一定要有電腦。再大的電視也只是擺設,電腦才是生活之必需。他們可以整夜上網而不會為了自己的健康犧牲嗜好。
4、渴望愛情、害怕愛情
他們并不是對異性不抱希望。只是身邊除了傍老總的美女,基本都剩在那里沒閑工夫談戀愛,忙著跑客戶的、讀MBA的、考GRE想出國的,平時坐一起聊天的機會都少,只能在辦公室眉來眼去提提神而已。很多人對愛情持觀望態度,在愛情和背叛的邊緣徘徊,又期待又排斥,而在即將要經歷愛情的時候,就會發現種種障礙。
種種跡象表明,社會結構轉型已經成為影響人們戀愛、結婚的重要力量。自由戀愛、婚前同居、協議離婚、獨身主義、丁克家庭、包二奶、婚外情……改變著人們對愛情的憧憬,不過目前社會婚戀觀念和行為上的改變,也正預示著我國在某些方面正朝著現代社會大步前進。盡管北京剩男可能要少于剩女,但隊伍依然是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