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發
中國可以令你癡迷的度假天堂可是為數不多的——海口算是—個。在全球52個國家158個重點城市的環境綜合污染指數排名中,海口市被列入全球空氣質量最好的10個城市,位居第五。這個著名的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綠色城市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熱愛運動的人們。
“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海口,又稱椰城,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省的省會,海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也是著名的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綠色國際性城市。海口漫長而平緩的海岸線,近海海水清澈,常年風平浪靜,水溫適宜。在全球52個國家158個重點城市的環境綜合污染指數排名中,海南省三亞市和海口市被列入全球空氣質量最好的10個城市內,三亞位居第二,海口居第五位。
騎樓老街
走在海口騎樓老街上,細窄的路面兩旁,斑駁而又雕滿圖案,形態多樣的女兒墻、充滿閑情的露臺、破日衰敗的窗欞騎樓的美在落日的余暉中顯得更加雅致,仿佛在逐漸翻開海口往日的畫卷。
海口騎樓老街位于目城區中心地帶,主要是得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長堤路等五條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發源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司蕩南洋的海南人“葉落歸根”,帶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時,也新建了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筑。幾座或十余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既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境,又可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
這些騎樓建筑具有濃郁的歐亞混文化特征,建筑風格也呈現多元化的特點,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筑風格,又有對西方建筑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建筑風格多姿多彩,窗楣、柱子、墻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桿、雕飾等都體現了一種獨特的風韻,尤其在外墻體上浮雕的花紋有若精美的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海棠花、臘梅花等中國傳統雕刻藝術。
如今,以前賣大米和油鹽的得勝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以賣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為五金燈飾一條街:新華路、博愛路也都分別成了家電、小商品及紡織面料一條街。沿著五條街漫步踱溜。會感受到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這些地方白色騎樓建筑雖然十分歐化,可墻面上蘭田致雕刻全都是中國民間特色的吉祥圖案,一座騎樓就是一幅風景畫,一條街就是個文化景區。
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里開設了領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至今這些建筑仍然發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功能,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由無到有、發展成為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體現了海口城市區位與東南亞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老街居住的傳統模式里遺留了眾多極為有趣的鄰里空間,如露天戲臺和社區活動空間合二為一的宗廟空間室外隨處可見的土地爺祭拜點,常年有人供奉,較大的室內茶室,多為老年人交談聊天、消磨寂寞時光所用,茶室內人聲鼎沸,俗稱“老爸荼”等等。由于住宅外部的社區活動空間豐富,長年來形成和睦和諧的鄰里關系,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參與社區特色的“點龍燈”活動。騎樓,至今成為海口獨具特色的商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象征。
名人古跡
海口有個“五公祠”,始建于1889年。是為了紀念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代名臣李德裕和宋代名臣李綱、李光、胡銓、趙鼎而建的,他們向海南島傳播文化,推動海南文化發展和交流。還有始建于1589年、紀念明代瓊籍清官海瑞的海瑞墓園、建于1567年、紀念明代瓊籍名賢王佐的西天廟為抵御外侮而于1891年建成。與天津大沽口、上海吳淞口、廣州虎門炮臺并稱中國清末四大炮臺的秀英炮臺等歷史古跡。有1926年6月召開的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于1951年為紀念長期堅持瓊島革命斗爭和英勇渡海作戰解放海南犧牲的2萬多名烈士而建的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紀念解放海南渡海作戰英雄烈士而建于1957年的金牛嶺烈士陵園,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而始建于1926年的中山紀念堂。西天廟、天后宮、武勝廟和冼太夫人廟,還有當時衣錦還鄉的華僑富商為家鄉建起的家族式連排騎樓,立口邱氏祖屋、饒園等。
當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樓——“五層樓”,如今在得勝沙路還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由時任越南西貢市匯理銀行董事長的文昌籍鄉親吳乾椿,用從南洋運回來的石料、木材修建起來的。作為當時海口最大最豪華的旅館,它度是海口的標志性建筑,并經營過大劇院、放電影等。
運動天堂
奧運點燃的激情很可能不只是國人對于金牌的歡欣鼓舞,還有接下來對于運動本身的追趕。諸如網球、帆船、沙灘排球之類的項目,已經不限于在賽場上出現,而在逐漸成為大眾休閑運動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口正是這些運動可以蓬勃發展的一塊熱土。海口溫暖適宜的氣候條件,即便是當內地大部分地區因為冬季的寒冷而無法進行室外運動時,在海口仍然可以無拘無束自由運動。
海口網球運動的發展得益于海口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自然條件,隨著經濟的發展,網球場已經成為小區必備設施之一。海南大學是海口網球氛圍最好、人氣最旺的中心之一。大學里7片網球場地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海口的網球發燒友們。在這里,從早到晚你都可以看到熱愛網球的人們在盡情享受網球的樂趣。海大還擁有海口唯的片網球墻,任何時候你都會看到有愛好網球的學生在這里練球,許多校外的業余網球迷們也會前來練球。每逢周末,海大網球場的7片場地總會早早地被預訂空,來自海口的業余好手們都會相聚一堂,較量一番。此外,國興大道的國興網球俱樂部、金牛嶺公園的奧林匹克花園網球場的業余網球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海口的業余網球活動通過網絡做得風生水起,“海南網球在線”成為了球技交流、球迷活動的平臺之一。熱愛網球的海口白領們甚至組織了個“天涯”網球俱樂部參加省網協的俱樂部聯賽。海口市網球俱樂部聯賽是海口業余網球愛好者們的項盛事。比賽于每年的五月份開賽,直持續到年底,來自海口的十幾支業余網球俱樂部數百會員在海口網球協會的組織下,在省網球中心展開激烈的較量。
“力加杯”海南省新聞界網球邀請賽、海南省業余網球公開賽也是每年海口業余同壇的固定節目。2008年第12屆“海礦杯”海南省業余網球公開賽是歷屆比賽中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屆,吸引了來自廣東、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山東、江蘇、云南、內蒙等10余個省市及香港和臺灣的近300名業余高手報名參賽,還有在華工作的外籍選手。省外選手約70名,其中“鄰居”廣東有38名業余高手前來參賽。由于參賽人數多,本屆比賽的場次和比賽時間都將創下歷屆最高紀錄,比賽歷時5天,總場次402場。最引人關注的男單比賽有156人參加,首鴕設128個位置,要奪冠至少得連贏7場,比賽規模與“大滿貫級別。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