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摘要:想象力是一種思維能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進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從美術的角度講,想象是人在感知客觀事物、感知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美術活動始終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是美術的重要能力,沒有想象,無法進行藝術構思,更無法進行藝術創造。
關鍵詞:想象力 思維方式 創造 美術活動 構思
想象是創造的核心,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造。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因此,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關鍵。美術活動始終離不開想象,想象是美術的重要能力,沒有想象,無法進行藝術構思,更無法進行藝術創造。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除了要有相應的教材內容外,最主要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條件和機會,特別是啟發學生特有的想象力,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意識。
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呢?
1.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想象能力。發散思維就是讓思想自由馳騁,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組合,產生出大量可能的答案、設想或方案。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要培養學生全面地看問題,善于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某一個問題。二是訓練思維的靈活性。要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思維要敏捷、機靈;思路要拓展、開闊;轉換角度要迅速、靈活、不拘泥、不死板。三是提高思維的變通性。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多樣化,經常隨時變換。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多樣,靈活自如,交替使用,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2.培養學生的聯想性想象能力。聯想思維法是根據事物之間都是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對的特點,進行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的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聯想思維要遵守三條法則:(1)有接近才能聯想。即聯想的事物之間必須有某些方面的接近與聯系,能在時間或空間上使人腦與外界刺激聯系起來。(2)有相似才能聯想。即聯想事物對大腦產生刺激后,大腦能很快做出反映,回想起與同一刺激或環境相似之經驗。(3)有對比才能聯想。即大腦能想起與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經驗。在藝術的創作的過程中,聯想與想象是記憶的提煉、升華、擴展和創造,而不是簡單的再現。從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一個設想導致另外一個設想或更多的設想,從而不斷地創作出新的作品。
3.培養學生的收斂性想象能力。收斂思維就是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將思維集中指向某一中心點,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即從若干種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培養學生的收斂思維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訓練分類能力。告訴學生按不同的標準作多種劃分。二是訓練鑒賞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鑒別、分析、比較、欣賞某些事物,并逐步提高自身的鑒別與欣賞的能力。三是訓練判斷能力。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要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自己下結論的好習慣。四是訓練選擇能力。收斂思維實際就是作比較、鑒別和選擇,一定要使學生學會選擇,選擇在學習、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用途很廣。收斂思維的過程實際就是排除、選擇的過程。
4.培養學生的靈感性想象能力。創造者對某一既定目標久攻不克之時,偶然受到某種啟示而頓開茅塞,從而找到解開關鍵性問題癥結的新思路,使既定目標最終實現,這種思維就是靈感思維。靈感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后天刻苦鉆研、勤奮思考的結果,偶然之中存在著必然。“靈感式”的科學發現是“長期積累,偶而得之”。培養學生靈感思維能力,一是要求學生廣泛涉獵,蓄勢待發,厚積薄發;二是要求學生學會觀察,興趣要廣泛,好奇心要強烈;三是要求學生多思、勤思、善思、巧思;四是要求學生善于聯想,要有豐富的想象力;五是要增強敏感性,一旦靈感觸發要馬上抓住,不失時機地解決長期困惑的問題。
5、培養學生的直覺性想象能力。直覺是指并沒經過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對問題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質規律作出猜測和判斷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確實較難,需要長期努力,逐步積累,循序漸進。直覺思維實際上是邏輯思維的簡化和濃縮。因此,要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遇事愛動腦筋,學會快速思考,并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較熟悉的事物直接作判斷等,應如此訓練其直覺思維能力。
6.培養學生的類比性想象能力。類比思維就是從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的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屬性所進行的思維。“類比思維對于創造十分重要”“類似聯想支配發明”。獨創常常在于發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研究對象或設想之間的聯系或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
7.培養學生的形象想象能力。形象思維就是運用形象材料和表象,通過對表象的加工改造進行思維。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基礎教育階段對青少年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和訓練形象思維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培養觀察力。通過繪畫、寫作、實驗、活動課、觀察日記等,豐富表象積累,大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二是培養想象力。在素描、色彩、設計、圖形等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再造想象、科學想象和創造想象的能力。三是培養空間想象力。在立體幾何、素描、速寫及創作課中重點突出空間想象力的培養。
想象能力是人的創造力形成的基礎,而中學生又是想象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說在中學美術教育中,教師必須創造條件、采用多種手段、豐富和積累中學生們的視覺表象;結合具體的教育活動,鼓勵和正確引導中學生進行大膽地想象,以提高美術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龍安. 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99.
[2]鄧福星,程明太. 美術教育學[M]. 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0.
[3]林崇德,傅安球. 學齡前兒童心發展與早期教育[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4]朱智賢. 兒童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簡介:李偉,男,1976年出生,湖南永州東安人,本科,湖南省東安縣第一中學,中級職稱,市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中學美術教育教學,每年培養數以百計的美術生進入高等學院,為學校藝術教學工作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