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素端
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教法、教學語言是教學的三大中介因素。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教學的高標準要求,課堂教學的語言愈來愈被廣大教師所重視。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弊鰹橐幻麛祵W教師,要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努力提高語言藝術。
一、語言要準確規范。
數學教師對概念、法則、術語的敘述要準確,不能讓學生產生疑問和誤解。為此,教師要做到如下兩條:一是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有個透徹的理解。例如:“整除”與“除盡”、“數位”與“位數”、“增加了”與“增加到”等,如果混為一談,就違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師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直線畫得不夠平行”“這個直角沒畫成90°”等,這就違背了矛盾律。二是必須用科學術語來講解,不能用土話、方言來表達。比如,不能把“垂線”說成“垂直向下的線”,不能把“最簡分數”說成“最簡單的分數”等等。除了具有準確性之外,還應有規范性的要求。如說話吐字要清晰,讀題語句要分明,堅持使用普通話等。
二、激勵性的教學語言,給學生以勇氣和信心
教師要樂于和學生站在同一思維層面上,彎下腰來傾聽學生的心聲,樂于發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閃光點,用自己的真情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一位教師這樣對學生說:“不要緊,你可以輕輕地將答案告訴老師?!比缓?老師走到他身邊,側耳傾聽他的悄悄話。當傾聽到學生的答案正確時,教師把答案公布于眾,并給予贊賞,并適時引導:“×× 說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聲地把答案告訴大家,那樣會更好的!”;對于答案不足的學生,教師則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學生思維勞動的成果:“ ××說得有道理,其他同學再補充補充吧!”這樣,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充滿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學生,逐漸樹立信心,敢于表達、樂于交流,學會合作。
三、恰當使用激勵性的教學語言
新課改強調課堂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不僅可以教師評價學生,也可以學生評價教師、學生評價學生、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等,使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比如:“你說得太好了,老師和你想得完全一樣”“真了不起,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回答得很正確,如果聲音能再大一點就更棒了”“不要怕,大膽地說,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讓老師和同學分享分享”等,啟發學生評價教師:“老師這樣想好嗎?好在哪里?”“你覺得老師這種方法怎么樣?”,學生評價學生:“我認為她理解得不全面,我來補充一下”“老師,我做得不完整,我可以改一下嗎?”這樣做,學生在課堂上認真思考、合作探究,大膽質疑、主動學習,教師巧導妙引,整個課堂充滿了平等、和諧的氣氛,進而展現自我,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四、優化教學語言,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
語言作為一種符號系統,本身具有概括性、間接性和社會性等功能,對思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系,可以說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語言、詞來實現的。因此,教師要把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句話都作為推進學生深入學習的教學情境。教師要用具有引導性、開放性的有結構的教學語言從不同側面給予學生質疑的方向,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激勵學生一起參與、共同研究,去讀書、去思考、去感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聪旅娴慕虒W語言:“對于梯形,動手折折、剪剪、拼拼,你還能發現什么?”引導學生自由操作,讓學生在較輕松的狀態下激活原有的相關數學活動經驗;“你覺得圓錐體積的大小與它的什么有關?”“如何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談談你的初步設想?!币龑W生充分假設、大膽猜想,體驗數學知識“再創造”的過程。
五、體態語言,恰到好處
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別恩根據實驗指出,人們獲得的信息量,7%來自文字,38%來自語言,55%來自面部表情??梢婓w態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加深印象,教師除了充分利用有語言外,還要輔以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主要有以下幾種:
注視: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用目光注視可以溝通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建立視線聯系要平視,不要仰視或俯視。教師的目光多是信賴的、鼓勵的、贊揚的,但也有批評的、否定的,種種目光都使學生心領神會,從而受到教育、啟發。表情:教師和藹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學生在親切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嚴肅深思的表情會啟迪學生對問題鉆研、探討;微笑、點頭表示肯定,搖頭、皺眉表示否定。教師的表情能把學生帶到一定的意境當中去。動作:在課堂教學中,手勢使用得當可以增強語言力度,給課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多種多樣,好的教學語言是一種創造性的運用藝術,是教師先進的教育思想、豐富的知識積淀、嫻熟的教育技巧和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完美結合。教師可根據教學語言的一般規律,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及自己的語言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對語言進行千錘百煉、棄失揚得、反復融鑄,以形成自己的風格。
作者單位:鞏義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