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菲
中國鋁業2月12日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簽署協議,中鋁將通過建立合資公司和認購可轉換債券向力拓投資195億美元,持股比例升至18%,195億美元的注資額也刷新了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紀錄,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獲國際礦業巨頭核心資產股權。
金融海嘯當頭,去年中國時海外投資幾乎全軍覆沒,然而這并未澆熄企業“走出去”的基本戰略。中鋁在背后有國資委撐腰的堅持下,毅然投入巨資,圖的不僅是未來礦業景氣復蘇,更希望籍此鞏固這些具戰略意義的物資來源,后者顯然更具前瞻性。
合作細節
中鋁公司本次與力拓集團合作共投入195億美元,其中約72億美元用于認購力拓集團發行的可轉債,債券的票面凈利率為9%。中鋁公司可在轉股期限內的任何時候選擇轉股。轉股后,中鋁公司在力拓集團整體持股比例將由目前的93%增至約18%,其中持有力拓英國公司的股份增至19%,持有力拓澳大利亞公司股份的149%。同時中鋁公司將提名2位非執行董事進入力拓集團董事會。
另外,中鋁公司將出資約123億美元獲得力拓集團有關鐵礦、銅礦和鋁資產的部分股權,并分別成立合資公司,中鋁公司將依據投資比例擁有相應的董事會席位。
依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鋁公司部分參股的力拓集團的資產主要包括:澳大利亞哈默斯利(Hamersley)鐵礦公司、韋帕(Weipa)鋁土礦、雅文(Yarwun)氧化鋁廠及波恩(Boyne)電解鋁廠,智利埃斯孔迪達(Escondida)銅礦,美國肯納可(Kennecott)銅礦。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Q)銅礦和秘魯拉格朗哈(LaGranja)銅礦等。
在資產層面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將組建鐵礦石、銅礦和鋁三個戰略合作委員會。
同時,雙方將圍繞合資的鐵礦石、銅礦和鋁資產,組建三家合資銷售公司,各占50%的股權,負責本次合資項目的產品銷售。
根據協議,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后續還將一起就幾內亞西芒杜(Simandou)鐵礦、中國礦業勘探開發及其它潛在機會進行合作,深化戰略聯盟關系。另外,中鋁公司還將協助力拓集團探討在中國市場融資。
中鋁公司本次通過溢價合理的收購價格入股力拓集團和資產兩個層面,將使公司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全球頂級礦產資源的運營開發,分享各資產項目產生的豐厚現金流。與力拓集團互派管理技術人員以及共同成立合資銷售公司,將使中鋁公司更好地把握入股資產的運營、開發、銷售等各方面整體情況,推動各資產項目及力拓集團與中國市場保持更緊密的聯系。
同時通過完善的公司治理安排,力拓公司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其擁有的優質資產,中鋁公司作為力拓公司股東,也愿意與力拓公司其他股東一樣,希望并致力于幫助力拓公司提升價值。
戰略意義
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國內就有多股力量自四面八方而來,共同圍剿過去幾年的企業海外投資。包括中投對歐美金融機構的參股,目日使有戰略作用,但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承認經驗不足,搞不懂西方金融業的情況下喊卡。
不過中鋁這次收購力拓股權,卻完成呈現不同的風貌。早在股權收購行動前,國務院就下達一定要達成目標的指令,在其他買家不敢追價,同時力拓需錢恐急情況下,即使力拓集團內部都仍有反對聲浪,仍讓這個股權收購案輕松過關。
固然有人批評,這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投資案,應該等到景氣更壞,或力拓財務更差時再出手。然而礦業的收購,畢竟與金融太相徑庭。
在全球礦產勢力更趨集中于三大集團的環境下,金融海嘯造成的全球需求萎縮,正是中國出手的最佳時機。就算沒買到最低點,但未來能掌握這些金屬礦源,等于間接鞏固了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于不墜。
因為按照以往經驗,中國的海外投資,雖然花費最多資源在礦業的收購上,然而成效卻最差,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幾年全球礦業原料需求成長快速,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具戰略物資意義的礦業集團,往往都是當地政府的優先保護對象。
利用龐大的現金存量,中國除了在國際舞臺上擁有更多的發言權,同時可以在下一波經濟高度成長發展來臨前補強自己,期待未來擁有更好的競爭力。
資源抄底
2月13日,中鉬收購力拓股權的消息一出,中國鋁業(601600)以11.07元開盤,全天上漲8.7%,周漲幅達到31%,投資者一致看好這家抄底全球資源新巨頭的瞪價,中鋁的投資不僅可以每年獲得9%的財務收益,還可以等待大宗商品市場回暖之后選擇轉股,享受力拓帶來的股權收益。
安邦集團副總經理賀軍表示,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目前中國手中掌握的現金資源最多,但是卻極度缺乏大宗商品,如能源、鐵礦石、各類有色金屬等,中國應用自己富余的資金去交換自己稀缺的資產及其公司,盡管目前難以預料購買價格是否便宜,但從長期來看,這樣的投資是筆劃算的買賣。如果買完之后價格繼續下跌怎么辦?賀軍說,答案很簡單,那就繼續買。
曹遠征(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抄底澳大利亞資源已經出現最佳時機,一方面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和大宗商品的暴跌引發了澳大利亞礦業公司陷入債務危機,資金鏈斷裂,需要中國救助;另一方面,澳元的持續暴跌讓澳大利亞的礦業資產變得非常便宜,中國的人均資源占有率很低,大宗商品和資源比較稀缺,需求是長期的。
根據公告,中鋁公司將提名2位非執行董事進入力拓集團董事會。“以鐵礦石為例,中國對于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依存度高這35~40%,而銅金礦、鋁土礦相對行業產量而言,依存度更高。每年國內70%的銅金礦需要依靠力拓的進口,而鋁土礦和氧化鋁也絕大多數依靠力拓的支持。”羅榮晉(民族證券行業分析師)表示,一旦經濟復蘇,礦產資源的再度緊張無疑將給中國鋼鐵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與195億美元的巨額收購相比,中鋁集團將借此機會持有全球最大的鋁土礦之一——澳大利亞welpa鋁七礦30%的股份才更加重要,也更有戰略意義。“這不僅僅使中鋁集團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全球礦產資源的運營開發,而且還會加強中鋁集團在國際鋁土礦市場的影響力。有助于未來中鋁集團更好地實施國際化戰略。”中金公司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了申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