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華平
《功夫熊貓》它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掀起了一陣狂熱,贏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影響。十年前的動畫片《花木蘭》同樣取材于中國,同樣大獲成功,十年后的《功夫熊貓》又故伎重演。國內的人們再次由此引發陣陣議論和思考,為什么一個具有如此中國化題材的作品,美國人能拍而中國人拍不出來?
《功夫熊貓》等的成功到底在哪里?通過分析,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它們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迪斯尼、夢工廠的動畫往往立足全球
該片的制作周期長達5年,臺前幕后多達448人。動畫人員極為國際化,分別來自美國、中國、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而在一班動畫人員當中,有一位習武長達18年的畫師Rodolphe Guenoden,這次他除了創作動畫之外,還被委以一個動畫史上首創的全新職位“功夫指導”。立足全球,就是要有高度智慧的商業頭腦,在滿足人們的民族觀、榮譽感等的同時,生產出符合絕大多數人口味的產品,換取最大的利潤空間。
二、高投入和高成本,使場面氣勢宏大
如《功》片中最大場面“挑選龍戰士”一幕,有多達2306名群眾同場出現。“和平谷”有多達1478名不同造型的村民。制作熊貓阿寶乘“火箭椅”沖上半空一幕,便同時動用了“箭火”、“光效”、“爆破”、“煙火軌跡”等多達54個視覺特技效果。最宏偉的布景“翡翠宮”由多達88100塊組件建成。
三、資料充足。是好萊塢電影的制勝之道
為了此片,他們準備了8年的時間。功夫以外,《功夫熊貓》的故事以中國為背景,由景觀、布景、服裝以至道具均充滿中國元素。美術總監Raymond Zibach為此花了8年時間,鉆研中國文化、藝術、建筑、山水風光,務求做好動畫中每個細節,忠實反映中國特色。片中的宏偉建筑如“英雄寶殿”和“翡翠宮”等參考《臥虎藏龍》和《英雄》。
《功夫熊貓》在角色設計方面,靈感來自中國古代武術的“虎形”、“猴形”、“蛇形”、“鶴形”和“螳螂”的“蓋世五俠”。巧妙地把本來是人類模仿動物,改為設計成5種動物角色。一班動畫師除了研習功夫外,角色設計總監更特別請來一位動物學家,向同事們講解那5種動物的特性,一切細節巨細無遺。“飛虎女”、“靈猴”等五個角色在銀幕上看來分外生動,尤其是與反派雪豹對決一幕,盡見他們各式功架出神入化,犀利至極!
四、使用計算機最新特技
計算機最新特技讓動畫具有全新境界和超闊銀幕史詩般氣勢。最先進的計算機特技,以及精心設計的角色、場景和美術配合下,《功夫熊貓》的精彩場面一幕接一幕,其中最驚心動魄的是反派雪豹上演的一幕“越獄”戲。為了要做好那場戲,導演特別請來《奪寶奇兵4:水晶骷髏王國》的視覺特技專家,設計場面和預視效果,令這段動畫片仿如真人動作片般精彩刺激!囚禁雪豹的監獄亦設計得別具心思,一座深約3000英尺的垂直式監獄,加上一重重仿如電子游戲的過關式挑戰,以及動用1000名守衛來對付1個囚犯,令整個越獄過程驚險萬分,亦帶出了雪豹令人畏懼的驚人力量,為故事埋下引人入勝的伏筆!
五、創意可貴,制作一流。力求完美
影片的環境設置和造型,夢工廠倒是套用了一個標準的動畫模式,操作幾乎完美。秀麗的中國和平谷,一個滿是兔子、豬和鴨子的山村,全都住著最溫順最善良的動物,山頂桃樹等景致美輪美奐,盡顯3D動畫渲染的長處。那些會功夫的動物都有其鮮明的性格和習慣,虎妞、豹子和浣熊師傅還適當地加入了心理描寫,角色形象更加豐滿。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編劇對動畫片把握的純熟和全面,既保證了整個情節主線的流暢,又不失于過分打鬧。
在音響效果一環就請來曾參與《變形金剛》等的奧斯卡級大師Van der Ryn負責。電影配樂也邀來奧斯卡級音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操刀,譜寫別具中國色彩的史詩式弦樂!配樂和造型都完全承襲了中國古典風格,原汁原味,片頭的那段二維動畫,甚至讓人想起中國的動畫片《大鬧天宮》。
六、美國動畫產業完善的運作方式
美國動畫產業已形成了一個嚴密的制作、發行及衍生產品開發等企業化的運作方式,也是值得國產動畫界借鑒的。《功夫熊貓》等好萊塢動畫片的成功原因,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挖掘,但是只有真正吸取其經驗,才可以將中國的文化發揚,將其他民族的文化傳播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