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永 董 敏
[摘要]電影《畫皮》共有三個版本,2008年版的《畫皮》和文學原著《聊齋志異·畫皮》及1965年版電影《畫皮》相比,改動較大。這種改變既是受了近期國內外影片的影響。同時也是電影技術進步的結果。從這種改變和該片與近期幾部影片橫向對比研究中,能夠看出當代中國電影審美傾向的幾點轉變。首先,是審美傾向的平面化,其次,是審美傾向的世俗化;第三,是審美傾向的本能化;最后,是審美傾向的視覺化。
[關鍵詞]《畫皮》;平面化;世俗化;本能化;視覺化
電影《畫皮》共有三個版本,分別是1965年朱虹主演的《畫皮》,1993年鄭少秋、王祖賢、洪金寶等主演的《畫皮之陰陽法王》和2008年版的《畫皮》。1965年版的《畫皮》上世紀70年代末在內地放映,基本忠于原著。該片因為在香港上映時嚇死過人,所以gl起了不小的轟動。1993年版的《畫皮之陰陽法王》只是借用了《聊齋志異·畫皮》開頭的一小部分內容,后面故事情節的發展與電影《倩女幽魂》比較接近,但藝術成就要差很多。2008年版的電影《畫皮》對《聊齋志異·畫皮》作了顛覆性的處理,演繹的完全是一場都市現代情感劇。2008版《畫皮》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發展帶來的電影審美傾向的變化。
一、審美傾向的平面化
《聊齋志異·畫皮》最后一段的文字是:異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這段話的意思是:蠢啊,世上的人!明明是妖怪,卻以為是美人。糊涂啊,愚蠢的人!明明是忠誠之言,卻認為是胡說的妄言。愛別人的美色而占有她,自己的妻子也將吃人的唾抹而認為甘美。天道講究一報還一報,只是愚蠢的人、糊涂的人不醒悟罷了。真值得悲哀啊!很明顯,這段話是作者對后人的警示,更是作者對小說深度追求的表現。1965年版的《畫皮》基本忠于原著,在結尾處通過蒲松齡和蒙翁的對話,揭示了這段故事所蘊含的人生哲理。2008年版的《畫皮》,文學原著的深度被填平,留給觀眾的只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與畫皮同期上映的《即日起程》和《李米的猜想》也都放棄了對故事的深層結構的追求。就連今年暑期上映的《赤壁》中的諸葛亮、周瑜、劉備和趙云等人物也都呈現出平面化(即缺乏深度)的傾向。對人物、情節作平面化的處理,能消除觀眾的理解障礙,更容易得到普通觀眾的認同。可以說,當代中國電影的審美趣味已經不再刻意追求深度,而是呈現出一種平面化的傾向。
二、審美傾向的世俗化
2008年版《畫皮》對原著情節改動較大。《聊齋志異·畫皮》中,王生將女子(女妖)帶回家,“乃與寢合”。藏匿數日后王生將此事告訴妻子,王生的妻子勸他不要這樣做,王生不聽。王生、王生的妻子和女妖之間并無感情糾葛。在1965年版的《畫皮》中,感情糾葛開始出現。當梅娘(女妖)得知王崇文(王生)有妻子后,故意哭鬧,對王崇文威逼利誘,要求王崇文毒死他的妻子,而王崇文最終不忍下手。于是,梅娘施妖法讓陳娟娟(王崇文的妻子)與一男傭同床,王崇文看到這種情況遂大怒而休妻。梅娘作為一個女妖無非是想吸男人的精氣,吃男人的心臟。她為何要害王生的妻子,這讓人有些不解。2008年版的《畫皮》加入了更多的感情戲。王生(陳坤飾)和龐勇(甄子丹飾)同時愛著佩蓉(趙薇飾),佩蓉選擇了王生,小唯(周迅飾)和佩蓉同時愛著王生,王生選擇了佩蓉,另外。小易(戚玉武飾)愛著小唯,夏冰(孫儷飾)愛著龐勇。這錯綜復雜的感情關系表明《畫皮》表現的是現代都市生活中的多角戀,而“畫皮”只不過就是一件外衣,一個幌子。其實,這也不奇怪,藝術總要反映現實生活,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搬原著,藝術的現實感又何在呢?只不過在當代中國電影中,世俗化的傾向表現得較為明顯罷了。
審美傾向的世俗化和審美傾向的平面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審美傾向的平面化導致了審美傾向世俗化。
三、審美傾向的本能化
在《聊齋志異·畫皮》中,王生將陌生女子帶回家,了解了一下她的情況,然后“乃與寢合”。這是《聊齋志異·畫皮》對性的惟一描寫。在1965年版的《畫皮》中,沒有與性相關的場面。2008年版《畫皮》與性相關的場面較多。影片一開始,小唯就有一段極為性感的表演。后來王生在夢中與小唯有過兩次“親密接觸”。另外,小唯還有一個背裸的鏡頭。這些與性相關的場面在片中尤為搶眼。香港版的《畫皮》比內地版的《畫皮》要長一些,與性有關的場面更多。前一段時間的《色·戒》在國際上贏得了較好聲譽。在內地,因為電影中有較多色情場面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包括一些批評的聲音。總之,對色情內容的表現已經成了當下電影的一個潮流。
弗洛伊德認為,本能是無意識活動的動力和源泉,性本能是這個源泉的核心,人的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間接與性欲有關。觀看電影是一種欣賞活動,人們在觀看電影時自然希望得到快感。電影是商品,拍電影是藝術活動,同時也是商業活動,商業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利潤。電影公司為了投合觀眾的喜好,賺得票房,就經常會拍一些與性相關或者讓人聯想到性的場面,只要不是過于裸露,還是無可厚非的。隨著我國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對電影中與性有關的場面越來越能采取一種寬容的態度。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當代電影已經呈現出了一種“性感化”趨勢。
1965年版的電影《畫皮》中,幾乎沒有什么打斗的場面。2008年版《畫皮》打斗場面非常多。影片剛一開始,就是一段精彩的打斗。中間部分,龐勇等人與小易(挖人心給小唯吃的那個家伙)為觀眾呈現了激烈的打斗場面。最精彩的要屬結尾那段生死拼殺。其實,電影中平添了龐勇和小易兩個重要角色,一方面是為了把感情關系變得更為復雜,另一方面則就是為了增加電影中的武打場面,以迎合觀眾的需要。《夜宴》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影片,也都靠精彩的打斗場面贏得了不錯的票房。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能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表現為攻擊性。本能潛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因社會化程度的不同,個人本能表現的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觀眾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是一種欣賞活動,同時也是娛樂活動,存在著潛在的釋放本能的要求,而精彩的打斗場面恰恰滿足了觀眾的這種潛在要求。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電影公司也得到了商業利潤。如果把打斗稱為“武俠化”,那么“武俠化”也已經成了當代中國電影的一種潮流,而“武俠化”的本質是“本能化”。
“性感化”也好,“武俠化”也好,都是當代中國電影“本能化”傾向的表現。
四、審美傾向的視覺化
2008年版《畫皮》從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等方面來看,并沒有什么獨到之處。從人物形象角度看,電影中的主人公都深陷于感情糾葛之中。小唯的形象最為突出,她為了愛不擇手段,佩蓉屬于典型的賢妻,為了愛不惜犧牲自己。這兩個人物雖算得上是典型,但性格并不夠獨特,在其他影視劇中,這樣的人物也隨處可見。那么,《畫皮》到底靠什么獲得了兩億的票房佳績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視覺效果。電影《畫皮》中,小唯把“畫皮”從臉上撕下來的那一段確實精彩,有一種視覺震撼力。另外,從整部片子來看,視覺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因而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追求視覺效果是由電影的本質、電影潮流的影響和技術的進步三方面決定的。首先,追求視覺效果是由電影的本質決定的。從人物塑造、情節安排和主題選擇等方面來看,電影和文學有許多相似之處。但電影和文學作為兩種不同類型的藝術在表現媒介上又有著本質的區別。文學以文字為媒介,電影以畫面為主要媒介,畫面是電影的生命,沒有了畫面也就無法稱其為電影。這樣,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必然走向審美傾向視覺化之路。其次,追求視覺效果是由電影潮流決定的。在當今電影界,尤其是好萊塢,極為重視電影的視覺效果,《黑客帝國》、《指環王》、《星球大戰》等影片的成功,與其極富沖擊力的視覺效果有極為密切的聯系。香港電影、大陸電影都在追隨著這種潮流。最后,技術的進步為制造令人眩目的視覺效果提供了可能。
總之,電影審美傾向的視覺化已經成了一種不可抗拒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