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網站7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在非洲巨大的影響力 西方人經常忽視中國和非洲的經濟伙伴關系。但在《中國的非洲旅行:跟隨北京的非洲擴張之路》一書中,塞爾吉·米歇爾和米歇爾·布雷特仔細探究了這一關系的根基并得出結論:對非洲的征服有了中國參與,將對全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中國在非洲的商業利益近年急劇增加。地區雙邊貿易額2000-2006年增長5倍,達到550億美元。這一數字有望在2010年達到1000億美元。中國在非洲的商業利益所涉行業領域也很廣泛。
作者認為,中國在非洲既有經濟雄心,也有宏大的地緣政治雄心。出生于上海、在非洲工作了30多年的房地產開發商賈考博·伍德說:“實話實說,中國就是要用非洲達到美國現在的水平,并且超過它。”
到目前為止,中國在非洲的探險結果可謂甜中有苦。
一方面,中國大量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并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作者說,和法國、英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殖民傲慢”相比,中國人的“謹慎和謙遜”是一縷清新空氣。作者還補充說,“非洲歡迎任何動搖西方、黎巴嫩和印度商業壟斷的競爭”。
“中國人搞建設,歐洲人不這樣。”剛果共和國建筑和住房部長克勞德·艾爾馮斯·希路說。但中非經濟天堂也呈現出越來越多的麻煩信號。書中提到,有人批評中國向蘇丹和津巴布韋出售武器。還有人指責中國老板虐待非洲工人。作者還列舉了部分中國公司近期未經任何說明就放棄基建工程的例子。
作者得出的結論或許過于令人振奮:“中國的到來對于一塊無依無靠的大陸來說,是福”,中國人“真正讓非洲感到自身價值,不僅是在非洲人自己眼里,也在外國人眼里”。人們也不難贊同作者的這一預期:中非利益的結合很可能是世界其他經濟體的煩惱。▲(作者哈里·赫特,何晏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