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郭孝偉
提起因紐特人,人們就會想起狗拉雪橇穿行于皚皚冰原的畫面。如今因紐特人生活怎么樣?《環球時報》記者走訪了加拿大最北端的因紐特人小鎮龐德口。
“世界最純凈的地方”不需安檢
從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到龐德口,需要從努納武特首府伊魁特轉機。在伊魁特登機前,我們隨著人群排隊過安檢,可機場人員卻告訴我們走錯了隊伍,安檢只限于回渥太華的乘客,去龐德口根本不需要。記者驚訝地問:“難道你們不怕恐怖分子嗎?”旁邊一名旅客笑著插話:“那是最純凈的地方,那的人也是純凈的人。”確實,在飛往龐德口的僅20個座位的小飛機上,記者發現,甚至連通往駕駛室的門也是不上鎖的。
龐德口位于世界第五大島巴芬島的東北岸,是努納武特地區(相當于省)26個社區中最北的一個,人口約1200人。在占加拿大國土面積1/5的努納武特(約200萬平方公里)中,最大的社區不過6000人,最小的只有25人。在龐德口,幾乎人人都互相認識。這里極少有犯罪案件,最大的治安問題只是醉酒鬧事而已。
早就聽說北極的因紐特人是數萬年前沿著白令海峽上的冰橋從亞洲來到美洲的傳聞。當年發現此地的英國人還以為發現了通往中國的航線。我們遇到的因紐特人官員和普通百姓都沒有否認這種“遷移”說法。
努納武特的官員首次和我們這些中國記者見面,就親熱地稱我們為“表親”。在因紐特人社區,表親實際上就是兄弟。在一所學校參觀廚房時,記者問能否嘗一下他們的食品,一個學生回答:“在因紐特人家里問能不能吃東西是不禮貌的,我們的廚房隨時向任何人敞開。”
下海捕捉“鄉村食品”
記者到龐德口時正值6月,那里的平均氣溫是0到5攝氏度,正是北極旅游季開始的時候。對因紐特人來說,這時候卻意味著狩獵更加困難。
在因紐特人地區,記者常聽到人們說“下地去了”。“難道他們在這片連草也很少生長的北極還能種點什么嗎?”當地人笑著回答說:“在寒冷的北極,冰雪覆蓋的海面和大地是一樣的,所以人們將打獵說成下地。”
努納武特的因紐特人多住在沿海,主要捕捉北極魚、海豹和鯨魚。在缺少蔬菜的當地,含有維生素等營養的生肉可使人免于患上壞血病等疾病,因此直到現在因紐特人還在吃生肉,不過他們將其含蓄地稱為“鄉村食品”。
今年5月,加拿大總督訪問當地時,在歡迎儀式上咬了一小口海豹心臟,結果被國內外的動物保護團體強烈抨擊為“支持殘忍舉動”。這讓因紐特人也感受到了很大壓力。當他們邀請記者品嘗海豹肉時,記者問到此事。對方答道:“你們的食品店在街道上,而海洋則是因紐特人的食品店。”盡管許多當地人在政府上班掙錢,平時也到超市購物,但“鄉村食品”仍占據他們日常飲食的一大半。許多去南方工作的人則把“鄉村食品”冷凍在冰箱里,隨時拿出來“解饞”。
為開快餐店展開大討論
時代在發展,因紐特人也在不斷變化。基督教的信仰代替了原始宗教,獵槍取代了魚骨制成的長矛,電雪橇和摩托也代替了傳統的狗拉雪橇。在龐德口,許多因紐特年輕一代已經會上網,電視也成了每家的必備之物。在當地經營北極旅游的大衛表示,真正了解北極冰雪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當地的雪橇狗隊僅剩下5支。
在記者抵達龐德口的當天,《努納武特新聞報》頭版頭條正在討論是否該引進蒂姆霍頓快餐店(加拿大一家以甜點著稱的快餐店)。有人說既然在阿富汗前線能有這種快餐,為什么努納武特不能有?也有人擔心快餐店會加速破壞因紐特人的飲食習俗。看來這場爭論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環球時報200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