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恒
鉗工技能是機電專業學生必備的專業技能,但要學好、掌握這項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鉗工是個既要技術,又要體力的工種。如何教好這門專業技能課,應該怎樣組織教學?通過教學實踐和不斷的思考,筆者認為要搞好鉗工技能教學,應抓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意愿
職業類學校中學生的素質和普通類學校的學生相比,差距較大。對機械專業而言,學生基礎多數較差,且有一定的厭學情緒。一些同學具有作風懶散的壞毛病,有的同學怕吃苦受累,學習不用心,干活不認真,這樣下去,根本達不到實習的要求。
為了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有效實用的專業技能,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意愿。一方面,實行“雙證”制度,參加對口升學的學生,也要在取得技能等級證書后,方有資格報名參加對口升學考試、升學。另一方面,給學生分析我國目前的形勢是缺少操作熟練的技術工人,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對今后的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分解鉗工實訓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只知道終極目標還不夠,還要讓學生對實訓的分階段必須要掌握的技能目標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學生就不至于對操作的重復練習感到枯躁單調,而是按照分解出的每個階段技能目標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
具體說,在開始練習前,將以前參加技能鑒定的工件展示給學生觀看,從工件的形狀、尺寸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與過程進行分析,讓學生對他們應掌握的鉗工技能有個初步的總體了解,然后把從開始實訓到參加技能考試之間的時間進行分配,指出在每個時間階段內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課是鋸割練習,學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確的鋸割方法,保證鋸割尺寸誤差小于一個毫米,鋸縫與基準面垂直度誤差小于一個毫米。第二周鋸割練習要控制尺寸誤差小于半個毫米,并向學生指出,如果鋸割尺寸誤差不能準確控制,過小導致工件報廢,過大則增加銼削工作量和勞動時間。
三、培養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礎
基本操作技能相對比較簡單,容易掌握。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動作要領,使學生由簡單機械的模仿,到逐漸地熟練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出現較多的失誤和多余動作。教師如不能及時發現,一旦養成習慣就難以糾正。因此,在學生開始練習后,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姿勢動作的正確與否,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
鉗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劃線、鋸割、銼削、鏨削、鉆孔、攻絲等。其中的鋸割和銼削是最重要的基本功,這些操作技能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以鋸割為例,許多學生剛開始可能并不太重視,憑著一股沖勁,一口氣鋸下去,不一會兒就累的胳膊、手發酸,鋸出的鋸縫歪歪斜斜。實際上,正確的鋸割動作,從鋸條的安裝,起鋸的方法,鋸弓的握法,站立的位置,身體與胳膊的配合,用力的速度與大小,眼睛的注視部位都有密切的關系。正確動作的掌握,可以使學生節省很多體力,這樣才能進行較長時間的練習。
四、培養感覺技能,鍛煉反應能力
感覺技能是指與感覺器官的敏銳程度有關的技能,不同專業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鉗工的操作主要用手來完成,培養出一定手感就更為重要。感覺是否正確與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工件的質量和加工速度,體現著學生的技能水平。這就要求學生多動手、多檢測,多思考,多觀察,通過科學訓練,熟能生巧,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出一定的感覺技能。
五、注重綜合操作訓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題練習
在學生熟練地掌握單項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計劃地把各種單項操作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操作技能是鉗工技能訓練的又一重要階段。教師應根據實訓的內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課題練習。這種訓練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其對知識、技能的了解與認識,促進學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鉗工技能訓練中多數都要制作的一個小釘錘,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六、對學生的成績及時做出評價
無論是單項操作技能練習,還是綜合操作技能訓練,在每次實訓時都要建立一個評分標準。學生對照這個標準,可以了解實訓的要求,教師利用這個標準,方便對學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評價;學生發現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進,教師對學生的成績及時予以肯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教師還應注意利用技能評價,引導學生增加競爭意識,形成你爭我趕的局面,提高學生積極性。
(作者單位: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