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7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太空計劃目標高遠 上世紀,太空探索被超級大國和發達國家所壟斷。進入本世紀后,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開始展開雄心勃勃的空間項目。這其中,中國走在最前列。中國或許是太空領域的后來者,但它的計劃卻大得很。從明年開始,中國將發射兩艘宇宙飛船,然后對接形成一個小型太空實驗室。中國還計劃3年內向月球表面發射無人探測器。
目前,中國宇航員登月尚無具體日期。中國科學家預計,在10到20年內,這可能不會發生。中國首先必須解決驅動、通信和自動化問題,而這些問題美國在多年前就已解決了。
北京大學太空專家焦維新指出,例如,將“阿波羅11號”送入太空的“土星5號”火箭能攜載120噸以上的有效負荷。比較而言,中國下一代“長征”運載火箭也只能攜帶大約25噸的有效負荷。焦說:“我們自己的這一類型火箭只有到大約2017年時才能投入使用。也就是說,我國火箭的運載能力在經過半世紀的發展后,還幾乎不能同美國火箭運載能力的零頭相比。因此在短期內,我們不會同美國形成任何競爭。”
不過,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到本世紀中葉將開始深入的太空探索,包括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作者安東尼-庫恩,唐湘譯)
環球時報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