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于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臺灣國際空間”研討會上,美國在臺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大衛·迪恩提出了未來有可能出現大陸和臺灣在聯合國“一國兩席”的情況。對此,美國知名兩岸問題專家格拉澤反駁稱,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有些“不切實際”。
據臺灣“中央社”22日報道,這次研討會由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臺灣論壇舉辦。大衛·迪恩在會上提出專題報告稱,隨著兩岸關系的逐步改善,當年蘇聯在聯合國一國擁有三席的情況,并非完全不可能發生在中國身上。
對于聽眾要求其對“一國兩席”作出進一步說明,大衛·迪恩解釋說,馬英九上臺后,兩岸關系從過去的對抗走向合作,如果持續發展下去,說不定可以發展成“中華(中國)共和”,大陸、臺灣和香港都是共和的一部分。隨著臺灣逐步加入聯合國專門機構,未來在兩岸取得共識的情況下,基于蘇聯、烏克蘭、白俄羅斯“一國三席”的前例,在聯合國大會取得兩個席次,并非絕對不可能。
對于大衛·迪恩的提案,熟知兩岸問題的專家、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格拉澤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兩岸在聯合國取得“一國兩席”的可能性極小,即使兩岸簽署了和平協議,也看不出有什么可能,除非臺灣完全被大陸吸收。她說,臺灣和大陸曾有各自在聯合國擁有席位的機會,那是1970年臺灣一些“友邦”試圖為保護臺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所作的努力。如果當時成功,今天兩岸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再談“一國兩席”明顯不切實際。▲(黎小芊)
環球時報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