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青:大國崛起有三個階段,一個是大國崛起的準備期,一個是大國崛起的摩擦期,一個是大國崛起的接納期。每一個失敗國家的最大問題都出現在第二個階段。中國目前剛好進入到了這個時期。未來十年是我國的脆弱發展期,或者說是脆弱安全期。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內部,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在國際上的另類形象和中國面臨的內外安全壓力等。這種挑戰是否會轉化為重大的危機,取決于中國和世界的互動過程。
楚樹龍:臺灣問題是當前和未來中國“和平發展”中最直接、最大的問題,最有可能使中國的“和平發展”半途而廢,無果而終,至少是遭到嚴重的挫折。原因顯而易見,任何國家的“和平發展”不會以喪失領土主權為代價。如果連國家主權和領土都不能保障,國家的統一都不能維護,還談什么發展?
李永輝:全球化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人們對全球化的認識也有很大的分歧,但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與高歌猛進的最新一輪全球化是高度契合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得益于這一輪的全球化擴張。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最后一擊下,以新自由主義為旗幟的這一輪全球化已趨于結束,全球化進程的調整不可避免,新一輪全球化即將開始。這一大環境的重大變化勢必給未來10年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帶來嚴峻挑戰。
王達三:貧富問題使中國處在火山口,或是干柴烈火的局面。愈來愈嚴重的腐敗已成為傷透中國的問題,今年以來群體性事件的頻發不是貧富分化的問題,而是老百姓痛恨官員腐敗的問題。我認為,中國以后的發展不是要不要繼續崛起,而是它的目標要進一步的調整,不要總以金額富強為目標,而是要以重建利益共同體為目標,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應以公平兼顧效率為主要目標,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是清晰明確地實現公平和正義。13億人實現了公平和正義,中國離真正的崛起就不會太遠。
周立:這幾年,由于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各國已經展開一場類似于核競賽,又遠比核競賽更為隱秘和嚴重的基因競賽。中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也正面臨這樣一個挑戰。轉基因和遺傳育種領域,不是一個純技術問題、純經濟問題,必須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層面去考慮。我們需要認識這樣一個競賽和戰爭的性質,并做出一些合適的戰略部署。
孟祥青:大國崛起有三個階段,一個是大國崛起的準備期,一個是大國崛起的摩擦期,一個是大國崛起的接納期。每一個失敗國家的最大問題都出現在第二個階段。中國目前剛好進入到了這個時期。未來十年是我國的脆弱發展期,或者說是脆弱安全期。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內部,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國在國際上的另類形象和中國面臨的內外安全壓力等。這種挑戰是否會轉化為重大的危機,取決于中國和世界的互動過程。
楚樹龍:臺灣問題是當前和未來中國“和平發展”中最直接、最大的問題,最有可能使中國的“和平發展”半途而廢,無果而終,至少是遭到嚴重的挫折。原因顯而易見,任何國家的“和平發展”不會以喪失領土主權為代價。如果連國家主權和領土都不能保障,國家的統一都不能維護,還談什么發展?
李永輝:全球化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人們對全球化的認識也有很大的分歧,但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與高歌猛進的最新一輪全球化是高度契合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得益于這一輪的全球化擴張。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最后一擊下,以新自由主義為旗幟的這一輪全球化已趨于結束,全球化進程的調整不可避免,新一輪全球化即將開始。這一大環境的重大變化勢必給未來10年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帶來嚴峻挑戰。
王達三:貧富問題使中國處在火山口,或是干柴烈火的局面。愈來愈嚴重的腐敗已成為傷透中國的問題,今年以來群體性事件的頻發不是貧富分化的問題,而是老百姓痛恨官員腐敗的問題。我認為,中國以后的發展不是要不要繼續崛起,而是它的目標要進一步的調整,不要總以金額富強為目標,而是要以重建利益共同體為目標,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應以公平兼顧效率為主要目標,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是清晰明確地實現公平和正義。13億人實現了公平和正義,中國離真正的崛起就不會太遠。
周立:這幾年,由于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各國已經展開一場類似于核競賽,又遠比核競賽更為隱秘和嚴重的基因競賽。中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也正面臨這樣一個挑戰。轉基因和遺傳育種領域,不是一個純技術問題、純經濟問題,必須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層面去考慮。我們需要認識這樣一個競賽和戰爭的性質,并做出一些合適的戰略部署。
楊濤:在未來十年,中國將在國際金融領域面臨諸多重大挑戰,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第一,金融基礎要素的完善。第二,金融制度的市場化改革。第三,爭取國際金融話語權。第四,避免低效的內部金融競爭。第五,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若即若離”。第六,防止國際金融競爭成為少數人謀利的借口。現在國內和資本市場更多是服務于大企業,真正長遠的思路是金融要服務于居民。我們談到美國人之所以富裕,一個原因是社會保障,第二個原因是他們有大量的金融工具支撐他們的消費,使他們顯得富裕。而現在我們的資本市場和銀行更多面向大企業,沒有考慮到面向居民開發出更多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這是思想和觀念轉變的問題,也是未來金融發展在宏觀上需要進行的一些戰略考慮。
張燕生:未來十年,世界經濟形勢會更像美國1929年至1933年大蕭條之后呢,還是更像1979年前兩次世界石油危機引發的“滯脹”之后呢?如果美日歐經濟增長減速,中國經濟是否能夠實現脫鉤?中國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政策的合理組合是什么?這些無疑都是挑戰。
薛??担何磥硎赀M入中國超日趕美的關鍵階段,中國面臨的遏制我們發展的國際壓力越來越大,應對這一挑戰的戰略措施就是推進和諧世界的構建。可以說,今后十年,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建設和諧世界”能否像“遏制氣候變暖”一樣,成為全球性的口號。
楊毅:中國正在進入和平崛起進程的關鍵階段。中國與周邊國家在領土和海洋權益方面存在的爭端將變得更加難以調和。有關國家會加緊、加速對屬于我國的戰略資源進行開發與占有,很可能不理會中國的關切,繼續蠶食中國的國家利益。另外,國家安全威脅多元性、多層次性和多方向性的嚴峻挑戰與我軍應對安全威脅的能力建設不足之間的矛盾將長期存在。西方國家對我國軍事力量建設的制裁、封鎖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解除,爭奪軍事領域戰略制高點的努力將面臨經費、人才以及技術等諸多方面的制約。
滿燕云:在中國,住房已處于“嚴重不可支付”水平。這不僅與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相違背,更重要的是目前房價也嚴重脫離房屋的使用價值,而成為投資商品,成為資本經濟的一部分。根據日本和美國房地產盛衰的教訓,我國房地產市場泡沫不斷增大和最終破裂,將會連累國民經濟和眾多的家庭和企業,殺傷力遠大于其他產業。中國應充分吸取日本和美國失敗的住房政策的教訓,讓住房回歸使用價值,真正做到“居者有其屋”。
張文木:中國安全戰略任務基本上不變的是臺灣問題,到現在都沒有變。我們走向世界的第一個門檻就是臺灣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死不瞑目,現在北邊和南邊都相對穩定,東部的海權問題突出,所以這是我們集中解決東部問題的戰略機遇期。機遇既然來了,就應該抓住,而且中國不出事則已,出事都是綜合性問題。過去幾年把陸權問題解決了,周邊問題解決了,臺灣問題現在就伴隨著海權問題,這兩個事情結合在一起,未來10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應該值得深思,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
劉利剛:這次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雖然我們出口受到影響,但我們也獲得時間躲過日本式資產泡沫的危機。如果說我們這段時間積極調整結構,中國經濟在今后10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在今后10年隨著匯率和其他方面的改變,超過美國也是有可能的。我認為,在未來中國應該積極參與建立區域間的國際金融組織——亞洲基金組織?,F在我們的貨幣儲備已經是可以和日本平起平坐,我們在這個改革中應該起到主導作用。
達?。何覀冋哐芯康馁|量與我國日益上升的國家地位,與我們的公民、企業日益進步的腳步不相適應。一是國際關系政策研究的學術獨立性問題。過去我們政策研究上的禁區比較多,但是現在逐漸放開,更多時候我們政策研究人員本身有一種自我設限。其次是政策研究的方法問題。今年以來關于研究方法的討論很多,但是真正應用到政策研究當中還不夠,很多政策研究還停留在一個基于經驗、基于感覺的研究基礎之上。三是研究人員的專業化和研究人員的協作需要加強。四是需要加強政、學、商、媒之間的互動。最近這些年的互動越來越好了,但規模還是要擴大。
許知遠:我在乞力馬扎羅看到了中國修建公路的湖南工人 ,他們沒有興趣了解更廣闊的世界,他們那一群人當中的中國小伙也不和本地的姑娘談戀愛,所有的交往都沒有發生,他們帶著一個傲慢性的姿態到來,認為那是一個特別窮困的國家,干完這個活就回家。
環球時報200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