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強
進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培養發展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就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而智力的核心則是思維,因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重中之重。思維能力就是用辯證的觀點和邏輯方法對事物或現象進行思考、審視、比較、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思維能力是發展各種能力的基礎,是發展智力的核心,一個人如果不會思維,其他各種能力就不會得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已成為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下面從五方面來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運用比較、概括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所謂比較,就是人腦對事物進行對比、揭示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的一種邏輯思維過程。在化學教學中要適時指導學生對哪些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物質性質實驗等,進行綜合分析和對照比較,找出其共性和差異,使學生通過比較獲得準確、清晰、牢固的系統知識。比較是使學生思維活動展開的基本方法,經常進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比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
二、創設良好的思維氛圍,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心理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對象有興趣時,大腦中有關學習的細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而無關的則處于抑制狀態。因此,思維能力的獲得和提高,必須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這是不能替代的。因此化學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求知欲。在化學教學中,類比情境的設置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誘發其創造性的發現。而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則可創造一個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和愛好的條件,幫助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毅力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力、智力均得到培養和發展。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其學習過程應該成為教學過程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思維氛圍,有利于發展其思維能力。
三、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引導學生思維
教師講課必須掌握少而精的原則,講到點子上,要采用啟發式的方法,把精力用到引導學生會學上,做到導以思維、方法、規律。經常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的方式,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規律化。對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要抓住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存在、制法、用途等。按這種思路去教去學,便會事半功倍。而對一些既復雜又抽象的概念或理論,往往要有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幾個反復的認識過程,這個過程思維始終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有關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認識,就是典型的例子。
再就是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做作業時不僅要給出答案,還要給出思考過程,介紹自己是怎樣想出來的,為什么要這樣想,想到過哪些思路和可能,怎樣進行比較和判斷才確定出最后的思路。通過學生說理、亮思,解題后的反思,教師從學生思路的中斷處、偏離處、直觀處、單向處適時點撥,使學生在反思尋異中求獨特,在多變中求變通,在自由聯想中求流暢,在多解中求最佳,在連續思考而突然放松中求頓悟。變講評課為學生講、教師導,形成正確簡捷的解題思路,以達到師生的共識。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思路教學”使學生深感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引導學生思維,可以提高其思維能力。
四、利用化學實驗,開發學生思維
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怎樣觀察實驗現象,還應啟發學生怎樣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去思考問題,看到現象背后的本質。例如,向滴有無色酚酞的蒸餾水中加入金屬鈉時,可觀察到:鈉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迅速游動、發出“嘶嘶”的聲音、溶液變為紅色的現象,啟發學生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邊實驗、邊討論、邊思索,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步步深入,經觀察、思考、分析,既可加深學生對反應實質的理解,又提高了其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使其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五、強化習題訓練,指導解題思路,開發學生思維
1.打破思維定勢,多方思考,在比較練習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按知識內容的縱橫聯系和解題方法組織比較性練習,可以溝通不同知識內容間的相互聯系,開拓思路、活躍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而學生要進行廣闊的思維,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做基礎,并在教師指導下打破思維定勢的影響,多方思考,進行知識遷移,對問題進行廣泛探討,對同類知識進行聯想概括,這樣會使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通過知識的遷移作用,積極思維,鍛煉了思維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2.探索本質,挖掘隱含條件,進行層次練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的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復雜的化學事物進行深入分析,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過程,抓住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規律性。
3.精心設置習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學生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智力靈活程度。訓練思維的靈活性,首先,要抓知識點之間的“滲透”和“遷移”。其次,引導發散思維是訓練思維靈活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舉一反三是高水平的發散,來自對思維材料和知識的遷移。最后,訓練思維的靈活性,要注意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要精選例題,精心設置習題,使學生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貌和神離”等習題的訓練,使思維的靈活性品質得到發展。
4.指導解題方法,培養思維的敏捷性。訓練思維的敏捷性,牢固的基礎知識、正確的解題方法是關鍵,培養迅速解題的能力是途徑。而指導解題方法,可提高解題速度。在教學中,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問”的方法,對學生的解題方法進行指導,多加訓練,必能培養學生快速敏捷的思維品質。
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中遵循“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原則,將思維品質的訓練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并根據化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編擬多種形式的習題,能鞏固知識,培養解題技巧,梳理解題思路,訓練思維的邏輯性、獨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