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娟
物理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熏陶的同時,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程觀下,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認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關鍵。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將成為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因此,探討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新課程背景下有著十
分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探究學習,培養學習興趣
探究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把書本里和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問題提升為研究主題,再由學生進行思考、辨析,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為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由此我們發現,物理教學中,開展探究活動不僅有利于實現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因此,物理教學中,我們要通過重視探究學習方式的開展,實現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的目的。根據物理課程的教學實踐,以及物理教學的特點,開展探究活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確定探究主題。例如,在教學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一內容時,讓學生開展“日常生活現象與物理知識”的探究,從物理學角度對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思考,從中獲取知識,并指導學生寫出觀察筆記,研究報告,開展互相交流活動。其次,創設探究情境。創設一個好的探究情境,讓學生的思考始終循著老師設計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深入,將會給學生有被領入神奇的科學殿堂之感。這樣,學生就會因驚奇而產生探奇的念頭,學習過程自然也就變得積極主動了。再有,優化探究評價。對于學生的探究活動,老師少不了要對其行為本身或行為結果給予一定的評價,我們認為對于探究活動的評價應該要確立這么一個標準:對于學生的課題探究過程或結果,我們不講求知識的統一性和答案的準確性,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的方法,養成
善于觀察、思考的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指導科學猜想,培養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中,我們不僅僅是要把物理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使他們擁有敏捷的物理智慧,其中猜測和想象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躍的成分。對學生猜想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方法,也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較難把握的難點。我們應該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物理科學不僅僅是觀察現象,理解公式,還可以根據現象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能夠通過想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最后推導出物理規律。毋庸諱言,在傳統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式的進行學習,他們除了認真聽講還是認真聽講,根本不能體現學生的主動學習,他們的好奇心受到了壓制,他們想象的空間受到擠壓。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開始時,學生往往不敢猜,一方面由于他們習慣了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他們怕自己說錯了,受到老師的指責,或同學的嘲笑。這時就需要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不管他們的猜測是否準確合理,教師都要持肯定的態度。培養他們的猜想要注意從最容易的地方入手。例如,在學習串聯電路中電流的關系時,猜想串聯電路中點的電流有什么關系這是比較容易的;又如在演示自制溫度計時,盛水玻璃瓶放入熱水中時,不妨先讓學生猜猜,細玻璃管中的水柱會怎樣變化,盡管學生大多數都能猜到,但不能因為容易就忽視猜想的這一環節。知道根據已有的經驗作出合理的猜想,這是科學學習方法中最具創造性的一環,只有從細微之處有意識地養成學生積極思維、積極猜想的習慣,才能逐步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方法,培養持久的物理學習興趣。
三、優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教學,才能使比較枯燥的物理學習變得有趣味。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強調實驗原理,要求嚴格按實驗程序操作,基本是方法統一、過程統一、結論統一。這種形式的實驗教學,不利于訓練學生觀察、動手能力和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因此,物理實驗教學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在實驗的準備、器材的操作、數據的處理、結果的分析判斷等實驗環節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啟發學生深層思維、動手實踐,讓學生真正學到產生知識的“知識”,老師要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和失敗,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鼓勵學生質疑爭論,這樣就能讓學生學習、嘗試和體驗到完整的實驗過程,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探索物理科學的快樂,逐步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阿基米德原理這一內容中,可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來進行,給出的液體分別有水、酒精和煤油,浸入液體的物體分別有石塊、銅塊、鐵塊,各組再分別配備彈簧秤、溢水杯、小桶、燒杯、鐵夾臺等,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操作,并得出浮力大小的規律,分組實驗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有哪幾種實驗方法可以找出規律;各種方法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假若實驗不成功,其原因何在;實驗中的誤差作何解釋。通過學生的實驗參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善于思考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學生通過參與實驗過程,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學會了如何真正地學習。
總之,在物理知識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學對初中生來說是啟蒙課,學習物理的愛好是學生終身學習物理知識的動力和源泉。新課程要求教育旨在謀求學生整體的智能與人格的健康發展,而學生的主動參與則是他們的智能得以持久發展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精心組織和設計教學活動,創設物理情境,引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愛好,獲得學習物理的方法,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