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海 李 軍
如今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如果企業不推出新的產品與服務,就會很容易失去更大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因為消費者是普通人,具有喜新厭舊的心理,比較理性的消費特點,并且這一要求是永恒的。創新在國內國外,各行各業,都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須的,不容忽視的。俄語教學也是如此,更需要創新教育。所謂創新教育就是教師根據創新原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通過課程內容及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激發和增長學生創造行為的教育理論和方法。
首先,將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應用于培養學生創新教學活動上。
教師有了好的創新方法,就要積極地應用于教學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今正處于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誰都不能忽視社會信息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存在及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推動作用。在這一時代,創造新知識,開拓知識經濟新的應用領域,成為人們的新追求。我們將網絡和俄語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實施創新教育,實現教育創新,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營造創新環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多功能視聽室、廣播電臺等教學手段,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收聽、收看俄語電臺,觀看俄語電影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教材信息,許多教材都采取了圖文并茂的形式,從一定的角度為學習俄語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插圖都是靜態的,其內涵具有一定的內隱性,尚不能將信息更有效地展現給學生,這時教師就可以設法讓靜態的插圖“動起來”。采用網絡圖片、計算機課件等方式,激活學生的興趣。在講《Восток》大學俄語(4)中第1課,《Туризм-лучшийотдых》時,根據教材的內容,搜尋了大量的俄羅斯旅游風光圖片,尤其是文章提到的旅游路線上經過的景點,筆者一一做了準備,并且標注上說明文字。雖然備課的時間遠遠超過以往,但是效果顯著,學生們一個個精神集中,課堂氣氛活躍,再次引起了學習俄語的興趣,紛紛詢問筆者“俄羅斯風光片在哪里找的”,學生們愿意自己動手查找,制作俄語學習課件,還引起了幾個學生要去俄羅斯旅游的沖動。在這一課教學中,通過一點創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念,形成了一定的創新能力,有利于塑造學生創新的個性。
其次,優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創新思想空間。
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往的場所,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各種見解,形成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教師在課堂上,努力改變以往演講似的教學方法,似乎學生們都是自己的觀眾、聽眾,忽視了學生的反應。改變以往“滿堂灌”的習慣,給學生足夠反饋的時間、想象的空間。想象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人類思維中無與倫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學不斷進入未知領域的原始動力。必要的想象是有助于鍛煉學生創新思維的。曾經講關于“Пекин”的一課,筆者換了一種講解的順序,并沒有按照課文的順序從古至今,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敘述首都北京獨特風貌,而是先讓學生們集中預習,有了一定印象后,讓學生們盡情發揮。2008中國奧運年,北京是奧運會進行體育項目的主要場所,有成千上萬的游客來京參觀。那么,啟發學生以自己是一個導游員的身份,利用課文所給的有效信息,向俄羅斯游客介紹北京,展現北京的風采。學生們大膽嘗試,大膽想象,積極準備。想象自己是導游員,而其他同學是游客。介紹的同時還要回答游客問題,怎樣滿足游客的好奇心,怎樣利用俄語能力表達人文個性。在學生的俄語導游詞中,無不閃現著創新的光芒,大家都在盡力表現自己的魅力,在實踐中成長。
語言是用來表達的,可是許多學生學習了幾年的俄語,可還是說不出口,見到外教只會說“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您好),“Как дела”(近來怎樣),再往下就不知該說什么了。我們就想到了增加課堂教學的兩個創新環節:一是“值日生報告”;二是“創造性復述”。“值日生報告”是在課前,每次上課前有1-2兩名學生作報告,報告的內容自己定,時間不超過3-4分鐘,報告結束后,教師和其他同學都可以針對報告的內容自由提問。“創造性復述”非常適合外語學習。復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用大腦思維的過程,它可以充分的訓練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在進行課文教學中,讓學生創造性的復述,學生在把握原文的主題,故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合理地聯想,對原文內容和形式加工、整理、歸納、改寫后進行復述。這樣做能夠促進學生語言知識能力的迅速轉化,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鍛煉其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