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金萍
聽、說、讀、寫是新教材的教學手段,也是這套新教材要求達到的四會目標。如何適應并且能教好這套新教材,是擺在我們初中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對于如何教好這套教材,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條件,提高學習興趣
著名外語教學專家 J.H.Schuman說,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識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他甚至認為情感與性格是啟動認知技能發生作用必不可少的發動機。興趣的培養和發展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轉化學習動機,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反之,學生若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之事,而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因此在教學中必須不斷創造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條件、環境和氣氛。
1.明確目的和積極運用有利于形成學習興趣
中學生年齡小,閱歷少,對學習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們把英語只看作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于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除了從道理上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嘗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值日生每天用英語匯報情況,在學習中組織一些英語游戲等。還要盡量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誦會、各種英語競賽、學唱英文歌曲、閱讀簡易英文書報、辨認日常生活用品上特有的英語說明等。
2.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造輕松愉快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為學生所喜歡的教師一走進教室,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不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而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講英語。
3.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有利于保持學習興趣
一種美味如反復食用會讓人倒胃口。同樣,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簡單重復太多,學生也會興趣銳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采用多種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觀看幻燈片和錄像、聽錄音、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如游戲,課堂上做游戲可幫助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活動中掌握一些較難記憶的語言項目。國內外語言游戲很多,一般可用“舊瓶裝新酒”的方法根據情況進行改編。例如學了一些關于水果、蔬菜的名稱,可以進行“傳球”游戲,一人先說自己愛吃的水果,再說別人愛吃的東西,被說到的人接著也先說自己再說別人,依次輪回,要反應快速。例如:S1:I like bananas. He likes apples. S2:I like apples. He likes oranges. S3:I like oranges. She likes pears. S4:I like pears. He likes melons.
又如表演,一般說來初中生愛說、愛表演,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對低年級運用表演這一教學手段既能培養學習興趣,又能突出英語教學的實踐性、交際性。
表演要表演得真,表演得像,不是演戲背臺詞,而是生活中的交際。如:BOOK I Lesson 77中Ling: Excuse me, are you American?Jim: No. Im English.Ling: My name is Ling Fang. Jim: Im Jim—Jim Green.This is my friend, Bill—Bill Smith. He is American.Bill:Hi! Nice to meet you, Ling Fang. Ling: Hi! Nice to meet you,too. Bill.
為了使學生表演成功,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要當好導演,做好示范,使表演收到表情達意的效果,防止表演中枯燥乏味。(2)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要從易到難逐步擴展,同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可由老師編導,學生表演,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3)及時對學生的表演做出評價,堅持表揚敢于上臺表演的學生。要給同學們指出表演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4)對表演有困難的學生,要鼓勵,有耐心,對表演出現的個別錯誤不要任意打斷,可在表演之后給予糾正。
二、重視訓練,打好語音基礎
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練好聽、說、讀、寫的基礎。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于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初一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后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熏陶。
三、循序漸進,培養交際能力
交際能力是通過交際活動培養起來的。交際活動指用所學語言真實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要精心組織和精心設計,否則學生就動不起來,或動而無效。交際能力的培養可以按照下列幾方面的內容進行由淺入深訓練:
(1)一般打招呼和簡單的客套話。
(2)交流信息。
(3)討論共識。
(4)解決問題。
(5)小品。
(6)描寫與辨認。
進而擴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懂得并掌握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對什么人、講什么話的實際運用能力,還應注意使學生了解并懂得尊重英語國家人民的風俗習慣。
四、加強實踐,培養良好習慣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門工具課。因此,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習慣養成的過程。良好習慣的養成,一方面靠教師的示范、榜樣作用。另一方面靠嚴格訓練、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習慣。諸如認真聽錄音和老師的示范發音,積極大膽地開口講英語,勇于參加語音實踐活動,朗讀背誦課文時既要聲音響亮又注意語音、
語調、節奏、書寫規范等。
五、單元檢測,保證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每一教學單元進行教學檢測,通過這種手段測試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的真實和綜合應用程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應對測試提出具體的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各方面的要求。
知識方面,要求學生全面地、系統地掌握該單元的基礎知識,尤其是課本中的“四會”內容。技能方面,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詞匯、語法知識在聽、說、讀、寫方面體現出來。技巧方面,要求學生在技能基礎上,循環往復,達到對技能的熟練掌握,使技能的運用自動化。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技巧的基礎上,要有綜合能力,即能把三者結合起來,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
要做好單元檢測,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鉆研教材,吃透教材,依據《新課標》,明確知識、語言范圍,注意傳授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讓學生知道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并準確地講解和反復地操練。教師要精心設計或選用檢測試題。試題要力求符合《新課標》和教材的要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難易要適中,能夠較全面地檢測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初步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要做好檢測后的講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