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昌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放松過。退休前曾想,何時能讓腦袋輕松輕松?這不,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了。家人、朋友都建議我合理安排作息,要吃好、睡好、玩好,目的要達到精神快樂,身體健康。
過去老伴總抱怨,祖國那么多大好河山,從沒有跟我去看看。這回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陪老伴到江南走走。飽覽了“人間天堂”的杭州,泛舟西湖感受煙雨縹緲;游走于紹興古山陰道上,著實有目不暇接之感;拜大禹陵,不由不生思古之幽情;登越王臺,覽山川名勝……此時是最開心的了,確實是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也不用想,讓整個身心融于山水之間。這就是陶醉吧。
閑居的日子,確實輕松。但是,休息最容易無所事事,要找事干,但要量力,沒有壓力。看看電視,讀讀報紙,不至于使自己落后于日新月異的時代;看點喜歡的書,以增加新知。——過去即使喜歡,也無充裕的時間,現在能夠飽讀,也算是一種補償。書不能不讀,頭腦中存儲的知識,畢竟有限,隨著時間的流逝,只出不進,也已消耗殆盡,應該補充、更新。雖說垂垂老矣,但頭腦不能老,否則老年癡呆了!
沒班可上,要有個適應過程,適應新情況、生活新秩序,更要緊的是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否則要陷入“保守”。高科技的電腦,不應只屬于青年人,老年人也應擁有。學會打字,既練手指靈活,又能使思維敏捷。把自己寫出的漢字,變成熒屏上的鉛體文章,是一種精神享受。兒子給我建個博客,讓我有點事干。所以我在讀書之余,寫點感想,寫一點回憶性的文字,發到博客上,自娛自樂,也供人一笑。
“生命在于運動”,老伴堅信此理不疑,每天都要逼我跟她去走。我的最大毛病就是不愿走動,但胳膊拗不過大腿,也不能拂逆人家好意,只好乖乖地陪走不輟。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到小凌河大壩和東湖森林公園散步。風和日麗,漫步在壩頂林陰路上,心里特別敞亮,上有藍天,下是綠樹,眼前是筆直或彎曲的瀝青路面,兩旁或是垂柳婆娑,或是樹墻棱角分明,置身其間,真不知是蝴蝶還是莊周了!
我和老伴還有個喜好,常走原始狀態的林間草間小道,那里更幽靜,更近距離與草樹親近,更愿聞那濃濃的蒿草香味,更容易仔細觀察樹上的鳥巢。夏日炎炎,林間更涼爽,有時沒有其他游人,老伴高興得手舞足蹈,向著樹梢拖著長音大喊:“哎——”再唱兩句喜歡的歌兒,無拘無束,放浪形骸。她那老天真的舉止,不由使我想起小時候,在農村聽牧童在山崗上的悠揚呼喊和放歌。
在小路上偶爾也會看見野生動物。一次我們正慢慢踱步,前邊十來米處,突然竄出一只山雞,立在小路中央,還向我們歪頭瞅瞅,又迅速鉆進小路另一側的草叢。大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在這里得到體現。所以到秋后,我看見林間草地那些枯干的蒿草,被一片片割倒甚至燒掉,總覺得可惜。為了防火,路邊的干草可割一些,而林間草地深處的,何不為那些想在這里過冬的飛禽走獸,留有藏身之地?善待大自然,也是善待我們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