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勵
何煉成,1928年生于湖南瀏陽,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創立者。現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關中-天水經濟區”是一個非常有戰略眼光的計劃,對于西安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何煉成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最重要的是要有主導產業
何教授說,設立關中-天水經濟區,學術界曾討論過一年多,觀點不同,各有說法。持反對者的主要理由是:這個跨越兩省的經濟區,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區域間的經濟關系,經濟區就如同虛設,未必能真正達到設想的目標。當然,表示贊同、堅決支持的經濟學專家學者更多。
從未來西安發展的角度來講,關中一天水經濟區區域范圍整體擴大了,盡管甘肅經濟與陜西還有距離,但從甘肅的一些優勢來看,依然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聯合甘肅建立經濟同盟,是一條快速發揮區位優勢的道路。因為天水也有煤炭、天然氣、石油這些能源,有先進的裝備制造業力量l從文化產業發展來看,關中、天水旅游資源有相似之處,比如佛教文化、秦文化等,都是建立聯盟的基礎。
“一個地區要強大,最重要的是要有主導產業,這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力量。”何教授反復強調,“如果抓不好主導產業,設立經濟區就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形式,就成了一個炒作的概念,而失去了規劃的戰略意義。”
實現兩地“雙贏”
“關天經濟區”必須在兩地的主導產業合作上實現共贏。何教授認為,依據目前兩地的經濟基礎,無論陜西還是甘肅,虛擬化的軟產業如金融、文化,很難配合,不容易達到共謀發展,強調這樣的軟實力不現實,應該看硬實力,這就是發展工業化的問題。農業很重要,但兩地目前的產值不大,不能擔當主導產業的重任;而煤炭、天然氣、石油這些世界性的產業,無論對陜西還是甘肅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會有強大的促進作用,并且兩地恰好都有這樣的資源優勢,因而能源產業必然是“關天經濟區”的第一大產業。
同時,圍繞能源產業,要積極搞石化工、煤化工產業,以大大提高能源的產值。甘肅有這方面的優勢,比如發揮蘭化集團的作用,推廣“蘭化模式”。
另外,兩地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優勢,應該是“關天經濟區”的另一大主導產業,比如石化、有色、電力、鋼鐵、冶金、汽車等產業,像陜汽、陜鼓、西電、比亞迪等著名的企業,都應在經濟區發展中起領先作用。
經營問題如何落實?他認為,“能源”、
“制造”這樣的主導產業,產、供、銷必須有一條緊密的鏈接脈絡,銷售地區不僅在國內,還要到國外。這樣,交通問題、管道問題就必須提前規劃,必須有一套切合實際的設想。同時,重要的就是在生產過程中,不能破壞生態環境。
“規劃”一旦出臺,一些大的建設項目就會馬上實施。為此,他希望國家能把“關天經濟區”放到全國經濟發展規劃的總盤之中,進行整體考慮;還希望能得到國家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比如:允許發行地方公債,以解決建設“關天經濟區”融資難問題-對煤氣油的開采問題,國家也應給予優惠,下放一些開采權利,以增加當地財政收人,這樣經濟區建設就有可靠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