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鴻志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吃、住、行、游、娛、購六大要素成為一體。其中購,即旅游商品是旅游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制約整個旅游業效益的提高。陜西旅游商品的發展嚴重滯后,基本上還沒有進入有組織、大規模、多層次開發和銷售的階段,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已成為陜西旅游業的一塊“軟肋”。
旅游商品市場“軟肋”何在
長期以來,陜西省由于市場觀念淡薄,缺乏獨具特色、創意、新穎的地方名牌和富有濃厚地方文化色彩的旅游商品,就不能吸引游客購物,等于放棄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旅游商品收入較低
近年來,我省旅游商品收入僅占旅游總收入的百分之十幾,而發達國家已達到60%,香港則達到70%。這說明陜西在發展旅游業的經濟增長方式上,仍然是粗放型的。
旅游商品開發、生產缺乏特色
不少旅游商店的商品琳瑯滿目,但大多是“千店一面”,紀念品、鑰匙鏈、扇子、剪紙、兵馬俑和明信片等小工藝品、小日用品、小食品都沒有什么兩樣,在一些大城市中照樣不缺,缺乏獨具特色,令游客旅途留下一絲無奈和失望。
生產技術落后、檔次低、質量差、包裝陳舊、吸引力不強,已成為旅游商品開發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
銷售方式還停留在設攤出售
由于許多購物點的服務人員業務水平低,不懂消費者的消費特點,有的漫天要價;有的一昧推銷一些質次利高的商品,往往適得其反,使游客產生逆反心里,認為你在強買強賣;更有甚者,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和導游、司機收受“回扣”,引發諸多投訴事件,更拒游客于千里。
旅游商品產銷滯后的原因
我省旅游業發展中,旅游購物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造成這種畸形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長期以來,我們把旅游接待量做為衡量旅游業發展水平的唯一指標,而忽視了旅游商品的重要地位。
2投資比例失衡。對賓館、飯店這樣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投資比重過大,對旅游商品生產銷售投資過小。以致賓館飯店林立,而旅游商品生產基地卻寥寥無幾,造成一方面旅游淡季賓館飯店的客房平均開房率僅在40%左右,另一方面旅游商品生產銷售一直滯后。
3管理體制不順。長期以來,我省尚無一個對旅游商品生產銷售進行指導和管理的部門,市場削價競爭,信譽下降。旅游管理部門與旅游商品生產部門“各自為戰”,導致有關發展旅游商品的一系列問題難以及時協調和解決,也難以發展出相對獨立、設備先進、技術水平高的旅游商品開發、生產企業。
4旅游商品開發專業人才缺乏,科研力量薄弱。這是制約旅游商品開發上檔次、出特色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從事旅游商品設計開發的人,很少是系統地受過專業教育,大多是半路出家。而旅游院校又鮮有設置旅游商品工藝專業的,這就導致旅游商品開發專業人才奇缺。
旅游商品創新開發若干思考
陜西要建設旅游大省,要使其成為新的支柱產業,面臨著由原來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成集約型增長方式,就必須以加大旅游商品開發銷售為契機。
1正確認識旅游商品的地位與作用。據有關資料預測,到2010年。世界旅游人數可望突破10億人次,年旅游消費額3000億美元,其中40%用于交通、住宿、就餐外,60%即1800億美元用于購買各類旅游商品,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發展旅游商品市場巨大、前景看好。
旅游商品收入是旅游創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國內進行的“對外貿易”,直接效益較高。出售旅游商品比外貿出口商品更有利,因為是就地銷售,比外貿出口減少許多手續和損失,也不受外國關稅的影響,其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發展深度和廣度的重要標志。凡重視旅游業的國家和地區,都把旅游商品開發放在重要地位。因此,我們要盡快建立包括旅游商品創匯在內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建立在巨大物耗基礎上的盲目追求旅游的接待量,而忽視旅游經濟效益的做法,充分認識旅游商品的重要地位,這是真正搞好旅游商品創新開發銷售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2加強對旅游商品開發經銷的統一領導。要理順商品開發和經營中的諸多關系,對現有的旅游生產廠家、產品、設備、技術、職工素質、企業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篩選,從設計開發、生產包裝、銷售形成一體,強化集中領導。
3有計劃地建設一支高素質、現代化旅游商品開發隊伍。可考慮在有條件的院校開設旅游商品工藝專業,培育專門人才;或者由旅游生產企業與有關科研單位聯合組建商品研發機構,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專業隊伍。研發機構負責調研市場、新產品設計、新產品開發、新產品評獎定級、審查發放新產品合格證等項工作。建立業余研究設計網絡,用公開征稿的方式,選出旅游商品設計的最佳方案。研究解決旅游商品的生產技術、掌握市場營銷戰略及獲取市場信息。
建議以西安騾馬市步行街為龍頭作為設立旅游商品孵化基地的嘗試,向國內外旅游品生產、經銷企業廣泛招商,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旅游商品開發。
4突出開發銷售特色旅游商品。特色是旅游商品的生命,特色的內涵則在于它體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風格。陜西旅游資源豐富。如陜南的核桃軟糖、壓縮木耳等,關中也有不少精美的民間工藝品,像唐三彩及手工制縫的極有民俗風味的避邪百家衣、五毒帽等,如果精心制作這類工藝品,可使其成為與景德鎮的瓷器和蘇杭的刺繡一樣,令人愛不釋手的收藏佳品。必須突出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在用材、造型、色調、圖案、風格和包裝裝潢等方面,都必須圍繞自己的特色進行設計生產,使旅游商品具有紀念性、藝術性、實用性和陜西風格、地方風格、民族風格的特點。同時,還要針對我省客源國的實際情況,注重對客源國文化研究,生產出適應旅游者文化背景使他們容易接受的商品。
5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對旅游商品開發、生產和經營進行宏觀引導和管理。制定發展戰略、方針、目標,調整相關政策。國際旅游在陜購物,實際上是一種就地“出國貿易”,與外貿出口創匯本質作用上是一致的。所以旅游商品研制生產企業,在有關政策、資金等方面應享有外貿企業同樣待遇。必須將旅游商品的開發列入計劃享受新產品優惠政策,不斷開發出適銷對路的、具有陜西特色的商品。銷售方面可直接在各大商店或旅游區、機場、車站設置免稅商場。
6舉辦旅游商品設計大獎賽。圍繞小商品、小食品、小日用品、小紀念品、小包裝,力圖在“小”上做文章,只要大眾化、低價位、讓游客喜歡、便于攜帶的任何小商品都在應征之列。利用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期間,舉辦參賽作品展示會、推薦會、拍賣會將作品推薦給旅游商品生產商、銷售商或投資者,促進旅游商品設計、生產和銷售的緊密結合,提高參賽作品的市場化率。
7提供優質服務。游客購物的同時,可獲質量保證的憑證,退貨自由,同時對大宗商品由商店負責打包、報關、托運等手續,顧客無須對怎么帶回等這類問題勞神。
8加大宣傳促銷工作力度。目前整個旅游市場已由原來的賣方市場進入到買方市場,所以必須在創名牌、創聲譽的宣傳方面狠下工夫,在每年的旅游促銷會上把各地的旅游商品輸入信息庫,制成軟盤、傳單向海內外宣傳;還可以通過電臺、報紙、雜志等各種大眾傳媒進行宣傳,不斷提高我省旅游商品的知名度。
9進一步強化對旅游商品市場交易行為的管理。將其納入法制軌道,加大監督力度,嚴格行業整頓,凈化旅游商品行業人員隊伍,堅決堵塞偽劣商品泛濫,保護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記陜西情,揚陜西名。